Mol Cancer:研究揭示ZEB1-AS1在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转移中的机制

2017-09-01 MedSci MedSci原创

近期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在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LncRNA ZEB1义1(ZEB1-AS1)位于ZEB1基因的启动子区,目前对其表达的作用机制知之甚少。使用RACE来获得ZEB1-AS1的序列。采用RNA干扰技术减少ZEB1-AS1的表达。使用腺病毒表达载体增加ZEB1-AS1表达。使用CHIP 和RIP来检测ZEB1-AS1调节ZEB1的表观遗传机制。使用

近期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在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LncRNA ZEB1义1(ZEB1-AS1)位于ZEB1基因的启动子区,目前对其表达的作用机制知之甚少。

使用RACE来获得ZEB1-AS1的序列。采用RNA干扰技术减少ZEB1-AS1的表达。使用腺病毒表达载体增加ZEB1-AS1表达。使用CHIP 和RIP来检测ZEB1-AS1调节ZEB1的表观遗传机制。使用CCK8分析、伤口愈合分析和Transwell分析来测定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结果发现,RNAi介导的下调ZEB1-AS1可诱导ZEB1的显著抑制,而ZEB1-AS1过表达则恢复ZEB1的表达,这意味着ZEB1-AS1可促进ZEB1的表达。同时,ZEB1-AS1可间接抑制ZEB1的靶目标——miR200c,并上调miR200c的靶目标BMI1。具体来说,ZEB1-AS1将蛋白甲基转移酶MLL1结合至ZEB1启动子区,诱导H3K4me3修饰,激活ZEB1转录。从生物学上来看,ZEB1-AS1可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

总的来说,ZEB1-AS1可通过表观活化ZEB1并间接地调节其下游分子来作为前列腺癌的一种癌基因。

原始出处:

Wenjing Su, Miao Xu, et al., Long noncoding RNA ZEB1-AS1 epigenetically regulates the expressions of ZEB1 and downstream molecules in prostate cancer. Mol Cancer. 2017; 16: 142. Published online 2017 Aug 23. doi: 10.1186/s12943-017-0711-y.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ell Death Dis:二甲双胍可以逆转前列腺癌对恩杂鲁胺的抗性

尽管新开发的二代抗雄激素药物恩杂鲁胺能够显著的抑制前列腺癌的发展,但是它仅仅只能讲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扩展到4-6个月,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对恩杂鲁胺抗性的产生。之前的大多数关于雄激素受体(AR)拮抗剂抗性的研究主要关注与AR信号途径。因此,关于恩杂鲁胺的非AR信号通路仍旧有很多未知。最近,有研究人员利用恩杂鲁胺或二甲双胍或者两者的结合处理C4-2、 CWR22Rv1和LNCaP细胞系以及荷瘤小鼠C

N Engl J Med:阿比特龙联合强的松能增加转移性去势敏感前列腺癌生存期

醋酸阿比特龙可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2017年7月,发表在《N Engl J Med》的一项研究显示,阿比特龙联合强的松还可增贾转移性去势敏感前列腺癌的总生存期。

BJU Int: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对患有骨转移前列腺癌病人有益么?

最近,有研究人员调查了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RARP)在寡转移性前列腺癌(PCa)治疗中围手术期的和肿瘤的结果。研究人员回顾性的分析了79例治疗记录,这些前列腺癌病人是在2005年到2015年间通过RARP或者ADT进行治疗的。在这79名病人中,38名病人进行的是RARP治疗,41名病人进行的是ADT治疗,且不包括局部治疗。寡转移性疾病是通过术前骨扫描检测到5个或者更少的热点来定义的。另

Eur Urol:将勃起功能恢复的年龄差异考虑入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利弊。

尽管主动监测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低危前列腺癌患者的管理中,但许多符合条件的患者仍然接受了手术治疗。患者考虑手术而不是主动监视的一个原因是存在这样一个论点:术后勃起功能的恢复可能性是年龄依赖性的,也就是说,延迟手术的患者可能失去手术后恢复勃起功能的机会。

Scand J Urol:他汀类药物使用与雄激素剥夺疗法治疗前列腺癌恶化的关系

在一些观察性的研究中,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男性前列腺癌(PCa)恶化风险和死亡率的减少相关。最近,有研究人员调查了在PCa诊断时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接受雄激素剥夺疗法(ADT)作为起始治疗手段的患有晚期或者转移性PCa男性的PCa恶化之间的关系。 研究群体包括了在2007年到2013年,在2个丹麦泌尿系机构中接受ADT作为起始治疗方法的所有男性病人。主要的结果为定义为去势难治性PCa或者

Int J Cancer:前列腺癌 vs 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表明,前列腺癌正在被过度诊断

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8名妇女一生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中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不宜乐观,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却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2012年我国肿瘤登记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为9.92/10万,列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6位。发病年龄在55岁前处于较低水平,55岁后逐渐升高,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高峰年龄是70~80岁。家族遗传型前列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