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C: 硫嘌呤治疗克罗恩病失败后硫鸟嘌呤与甲氨蝶呤可以作为二线治疗药物并有良好耐受性

2022-09-14 xuyihan MedSci原创

硫唑嘌呤(Azathioprin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₉H₇N₇O₂S,是巯嘌呤的咪唑衍生物,在体内分解为巯嘌呤而起作用。

硫嘌呤和甲氨蝶呤 [MTX] 是广泛用于维持克罗恩病 [CD] 患者缓解的免疫抑制剂,每种疗法在临床上都有超过三十年的经验。高达71%的CD患者在疾病的前5年会接受免疫调节剂治疗。目前的国际指南推荐常规硫嘌呤,如硫唑嘌呤 [AZA] 或巯基嘌呤 [MP]作为CD常规治疗的首选药物。然而,由于不良事件 [AE]的发生常导致常规硫嘌呤单药治疗失败,导致使用替代免疫抑制疗法,包括 MTX 和硫鸟嘌呤 [TG]。传统硫嘌呤引起的AE可以部分由硫嘌呤代谢产物来解释。

简而言之,AZA转化为MP并最终转化为药理活性代谢物6-硫鸟嘌呤核苷酸 [6-TGN]。同时,MP被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甲基化为6-甲基巯基嘌呤 [6-MMP]。高水平的6-TGN与硫嘌呤的疗效相关,但也与骨髓毒性相关,而高水平的 6-MMP 与肝毒性和其他AE相关。而TG 是一种非常规的硫嘌呤,对活性6-TGN的代谢步骤更少。在常规硫嘌呤治疗失败后,指南和基于国际共识均建议考虑将MTX或TG作为后续治疗。本研究旨在比较传统硫嘌呤治疗失败后TG和MTX在CD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差异。

为此,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多中心研究,将接受常规硫嘌呤治疗失败后开始单药治疗甲氨蝶呤或硫鸟嘌呤克罗恩病患者纳入本项研究。随访时间为104周或直至停止治疗。主要观察结果是由于不良事件导致的累积治疗中断发生率。次要结果包括不良事件的总数。

本项研究总共包括219名开始使用甲氨蝶呤 [n =105] 或硫鸟嘌呤 [n=114] 的患者。在所有65名 [29.7%] 患者中(甲氨蝶呤 43.8% [46/105 人],硫鸟嘌呤 16.7% [19/114 人],p<0.001)因不良事件而停止治疗。因不良事件停药的中位时间为16周。严重的不良事件没有显着差异。接受甲氨蝶呤治疗的患者更常出现不良事件[甲氨蝶呤 83%,硫鸟嘌呤 46%,p<0.001]。104 周后,甲氨蝶呤的单药总生存率为 22%,硫鸟嘌呤为 46% [ p<0.001]。

 

本项研究证实在常规硫嘌呤治疗失败后,克罗恩病患者因甲氨蝶呤不良事件 [44%] 而导致的累积停药发生率高于硫鸟嘌呤 [17%]。甲氨蝶呤使用期间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硫鸟嘌呤治疗的这些有利结果可以指导常规硫嘌呤治疗失败后免疫抑制治疗的选择。

原始出处:

E H J Savelkoul. et al. Favourable Tolerability and Drug Survival of Tioguanine Versus Methotrexate After Failure of Conventional Thiopurines in Crohn’s Disease. 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2022.

作者:xuyih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P&T: 克罗恩病患者术前口服肠内营养可以优化术后结局

克罗恩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多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本病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两者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

AP&T: I、III和IV型胶原蛋白相关的血清学标志物与狭窄性和穿透性克罗恩病疾病进展有关

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的肠道炎症,可以从口腔、肛门、全消化道发生,往往最为常见的好发部位是在回盲部以及小肠,它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块、瘘管形成、肠梗阻。

NEJM Evid:克罗恩病患者停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后,结果如何?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抑制剂治疗,如英夫利昔单抗,通过在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中诱导和维持缓解,改善了克罗恩病的症状和内镜控制。根据日益增长的共识,克罗恩病的治疗目标从这

AJG:生物制剂对克罗恩病患者回肠和结肠内镜愈合的疗效差异比较

克罗恩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多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本病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两者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

JCC:蚌医一附院胡建国教授在克罗恩病肠系膜病变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脂肪组织细胞外基质(ECM)重塑参与克罗恩病肠系膜病变的机制,并提出潜在治疗新靶点。

君实生物阿达木单抗增加适应症补充申请获得受理

此前,君迈康®已获得NMPA批准的适应症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