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3种非专利降压药商业化对不良事件有何影响?

2017-11-20 吴星 环球医学

当专利药品的专利保护到期时,非专利药品生产商就能够合法地制作同样配方的药品,并以更便宜的价格出售。但非专利药物与专利药品完全等效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又会如何呢?2017年10月,发表在《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的一项基于人群的时间序列分析调查了3种非专利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氯沙坦、缬沙坦和坎地沙坦的商业化对不良事件的影响。

当专利药品的专利保护到期时,非专利药品生产商就能够合法地制作同样配方的药品,并以更便宜的价格出售。但非专利药物与专利药品完全等效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又会如何呢?2017年10月,发表在《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的一项基于人群的时间序列分析调查了3种非专利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氯沙坦、缬沙坦和坎地沙坦的商业化对不良事件的影响。

背景:著名品牌药物的专利一旦到期,非专利药物即开始商业化,或可能出现非专利药物对品牌药物替代的现象。比较生物利用度研究通常用以评价非专利药物的等效性。很少有研究评价群体层面非专利药物商业化后的结局。研究者评价了3种非专利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的商业化对不良事件:住院或急诊就诊的影响。

方法和结果:这是一项使用魁北克综合慢性病监测系统的间断时间序列分析。计算年龄≥66岁的氯沙坦、缬沙坦和坎地沙坦使用者(136?177例)非专利药商业化前24个月前和商业化后12个月每个月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通过负二项分段回归模型,比较非专利药商业化前后的周期。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对于所有使用者而言,非专利药物商业化前后1000例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使用者的每个月平均不良事件为100次。在氯沙坦、缬沙坦和坎地沙坦非专利药的使用者中,非专利药商业化的月份,不良事件率分别增加8.0%(与品牌药物相比的比例差异,7.5% [95%置信区间,?0.9%~15.9%];P=0.0643)、11.7%(比例差异,17.1% [95%置信区间,9.9%~24.3%];P<0.0001)和14.0%(比例差异,16.6% [95%置信区间,7.9%~25.3%];P<0.0001)。非专利药物商业化后,非专利药物氯沙坦的使用者与品牌药物使用者相比,不良事件的每月趋势仅受到≤1年的影响(比例差异,2.0% [0.7%~3.4%];P=0.0033)。在敏感性分析中也发现了相似的结局。

结论:在非专利药使用者中,观察到3种降压药在非专利药商业化后随即出现的即时或延迟不良事件的差异。非专利药物使用者的不良事件率仍旧较高。非专利药物坎地沙坦的不良事件增加更明显,这也是所研究的药物中相对生物利用度差异最大的药物。需要控制一些潜在混杂因素的风险和生存分析研究,以便更好地描述非专利药替代的特征。

原始出处

Leclerc J, Blais C, Rochette L, et al. Impact of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Three Generic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s on Adverse Events in Quebec, Canada: A Population-Based Time Series Analysis. 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 2017 Oct;10(10). pii: e003891. doi: 10.1161/CIRCOUTCOMES.117.003891.

作者:吴星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增加剂量就能提高疗效?五类降压药各有讲究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突破3.3亿,且呈继续增长趋势。

高血压病人看病时应该告诉医生哪些信息?

高血压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应该主动向医生提供以下信息:

盘点:降压药近期又有啥重要研究发现?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常伴有其它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需要进行综合干预。抗高血压治疗包括非药物和药物两种方法,大多数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坚持药物治疗,这里梅斯小编整理了近期关于降压药的重要研究进展与大家一同分享。【1】降压药物晚间给药对CKD合并高血压患者BP模式有何影响2017年8月,发表在《Intern Med J》的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调查

不是降压药却能引起低血压的药物

体循环动脉血压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的压力,是血液流动的动力。血压是血液循环流动的前提,血压在多种因素调节下保持正常,从而提供各组织器官以足够的血量,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血压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过低过高都会造成严重后果。提到降血压,一般会想到降压药,除常规的降压药物外,很多药物也具有一定的心血管活性,可降低血压,不合理使用或可导致低血压事件发生,下面对这些药物进行归纳总结,方便临床参考

六类降压药:作用特点、临床选择和注意事项,全在这里!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患者提出这样的疑问:这么多降压药,我该怎么使用?不只是患者不知道怎么用,一些非专科医生也可能不知道降压药的合理使用。前一段时间,曾经在我科住院的一个老年患者春节后回来复查,自诉春节期间和春节后血压特别高,无论怎么都控制不住。这个老爷子不到70岁,高血压20余年,近两年血压维持在180 mmHg左右,稍一激动就到200 mmHg。去年因双下肢水肿、血肌酐升高住院治疗,诊断为高

吃降压药有副作用,咋办?

1一些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后可能会出现不适反应。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不要自行停药,而是应该咨询医生,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处理。2这些不良反应有的是某种类型降压药所特有的副作用,也有的是血压降低所引起的。例如,一些平时血压很高但没有接受治疗的患者,服用降压药降低血压后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心慌、由坐位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等。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不用停药,适当减小药物剂量后症状多可缓解。对于刚开始用药的患者,不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