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庄一强:为什么越来越多民营医院抱团经营?

2017-06-30 郑琪 健康点healthpoint

在社会办医备受关注的改革期,民营医院为何抱团经营?这条改革“鲶鱼”真的能搅活医疗市场吗?

2017年,社会办医依然是医疗行业的热词。经过30多年的发展,民营医院已出现分层发展,其中最重要一个趋势就是医院集团发展,并谋求在资本市场上市。

5月23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国办发〔2017〕44号),提出:到2020年,社会力量办医能力明显增强,医疗技术、服务品质、品牌美誉度显着提高,专业人才、健康保险、医药技术等支撑进一步夯实,行业发展环境全面优化。

该文还提出一个明显的鼓励方向,就是“加快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服务机构。鼓励投资者建立品牌化专科医疗集团、举办有专科优势的大型综合医院”。

作为政策风向标的北京市,也在2017年5月发布了重磅文件,重点支持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举办的医疗机构,在紧缺专业领域举办的医疗机构,品牌化、集团化、连锁化经营的医疗机构。

目前,中国民营医院集团究竟有多少家呢?据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统计,2016年,国内医院上市企业或上市公司列出医院运营业务收入的企业共计55家。其中,除了以医院为主要业务的上市企业外,更多的是通过收购医院进入医疗服务领域的已上市公司。

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告诉健康点记者,未来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两个词:上市和集团化。

从单体医院向集团化运营发展

“我国的民营医疗正在从1.0版本向2.0版本升级。”庄一强告诉健康点记者,榜单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民营医疗版本升级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民营医疗机构正在从单体向集团化过渡。

近日,由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办的《2017中国医疗投融资论坛》在深圳召开,会上发布了首届“2016民营医院集团50强”榜单,“2016中国上市医疗服务企业30强”榜单,以及“中国民营医院发展指数(省份)排行榜”。这也是第一次针对民营医院集团化发展的全面梳理。

目前,社会办医正在优化格局,最主要的是存量正在发生变化,而收购成了主要的方式。

“包括上市药厂、医药器械、房地产商,甚至汽车制造商都在投资民营医疗。”庄一强提到,这些产业基金投资民营医疗的主要手段就是收购。

他解释道,“1.0阶段的民营医院由于资金规模有限,大多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只收购一家医院对于产业基金来说,太不划算,于是他们选择收购“一串小医院”,将一个个“珠子”穿起来,形成“珍珠链”。

从单体向集团化运作也有现实经营的需求。庄一强提到,目前单体医院的收入有限,“流水能够超过十个亿元的单体民营医院本身就没太多,所以它必须连锁,必须集团化。”

同时,民营医疗机构单体不大的特点也导致目前该领域的上市公司市值较小。“一般的民营医院市值有几十个亿已经是不错了,能达到百亿元的比较少。而其他行业的上市公司,超过千亿元市值的比比皆是。”相对很多市值百亿、千亿元的上市公司,上市的民营医疗机构都还“属于小型的企业”。庄一强举例道,目前,已经上市的康宁医院、康华医院,市值大概在二三十亿元左右,而市值较大的爱尔眼科在三百亿元左右。

鲶鱼搅活医疗市场?

民营医疗机构的集团化发展将会对公立医院带来一定的冲击。在庄一强看来,这必然是件好事情。

“公立医院一家独大,导致垄断弊端的出现。但是公立医院还是铁板一块,民营医疗想要撬动公立医院,很难。”庄一强表示。

为什么他如此认为?在庄一强看来,民营医院竞争力只有在占据医疗市场30%的时候,才能发挥鲶鱼效应。而这里的民营医院竞争力指的是经过医疗机构数、医院质量、服务能力以及运营效率等四个维度的评价认证的综合竞争力。

就目前我国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情况来看,其距离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前,国家卫计委曾要求民营医院的诊疗量在2015年达到20%,但目前达到这个目标的省份不多。

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2015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我国公立医院13069个,民营医院14518个。从数量上看,民营医院已经超过公立医院。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民营医院的服务能力占据了半壁江山。现实是,我国民营医院诊疗人次为3.7亿人次,仅占医院诊疗人次总数的12%,去民营医院看病的人次不到公立医院的1/7。此外,从数量上来看,目前我国14518家民营医院中,三级医院不足100家,大量的医院还是定级较低甚至未定级的,分层情况严重。

但庄一强看好民营医院集团化的发展,他总结认为:

第一,由于集团化,医院可能会分布在不同的省份、城市,形成联合运营的网络,这样抗震能力会增强。

第二,因为医疗集团更有实力,所以医生质量会得到提高。

第三,既然是集团,任何一家的医院品牌、名誉都牵连到整个集团,所以集团化的民营医院必须自律,这对企业诚信和品牌发展都会有好处。

第四,因为集团实行统一采购,议价能力强,购买成本会降低。第五,医疗集团对病人转诊有好处,有利于多点执业的推进,有利于分级诊疗。

民营医院集团化发展也要考虑错位和差异竞争。

“大树底下不长草。”庄一强也表示,避开公立医院的锋芒,布局基层医疗,对于民营医疗来说会是更好的发展路径。

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地区对民营医院的影响较大。在中国民营医院发展指数(省份)排行榜中,政策支持和经济发展均处于前列的广州和北京却排在了前十名之外。而云、贵、川,重庆、安徽等地都已经跻身榜单前十名。

此外,庄一强认为高端的民营医疗机构不宜过多,“有几家就够了”。原因有三,“一是国内居民还不愿花钱保养健康。二是正当年华有钱的人不得病,得病的人没有钱,三是有病又有钱的人不太多,有的还跑到国外去看病。”

作者:郑琪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民营医院如何吸引产业投资?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提出了多项政策意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分析认为,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破冰,限制民营医院发展的人才问题、医保报销等问题才有可能破局,而去年盈利多数下滑的新三板民营医院,或迎来发展契机。

民营医院从筹建到运营的8大策略

民营医院从筹建到运营有八大策略,管理者需要结合自身医院的情况,找到适合的策略。

看看国外的民营医院如何进行医疗管理?

国外私立医院比例:美国:85%是私立医院美国大多数医院包括私立医院,都是非营利性的。据美国医院协会统计,目前美国医院公立医院仅占15%,69%是非营利性私立医院,营利性私立医院为16%。大多数规模最大、设施最好、医疗水平最高的医院都属于非营利性私立医院。德国:60%多是私立医院德国目前大约有2200家医院,其中综合医院大约有1900家。在综合医院中,公立医院不足40%,私立非营利性医院稍微多一

庄一强:民营医院数量增多迎来发展机遇?仍有困境!

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4月底,全国公立医院共12602个,与2016年4月底相比,减少380个,民营医院总数为16876个,比去年增加1786个。两相对比下,似有“国退民进”的趋势,但民营医院果真迎来发展机遇期了吗?

全国医院市场格局已变 民营医院年增1786个

6月12日,国家卫计委公布了全国医疗资源的变化情况,时间跨度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截至2017年3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8.6万个,与2016年3月底比较,与2016年3月底比较,公立医院减少385个,民营医院增加1811个。

一批民营医院或将在“春天里”倒下……

导读:这次国家医改动真格的,不是针对公立医院或针对药企,也不是针对医药代表或医生,而是针对医疗行业内所有不合理不合法的乱象,重症下猛药,这其中也包括民营医院中存在的套保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