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在全身性自身免疫小鼠模型中受损的 T 细胞受体信号传导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

2022-04-21 彼岸河边草 MedSci原创

有缺陷的T 细胞受体信号通过驱动Th17细胞分化改变了肠道微生物群并促进了全身性自身免疫。

    目的:T 细胞受体 (TCR) 信号异常和肠道菌群失调被认为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展有关。然而,尚不清楚这些机制是否相互关联。本研究旨在探索有缺陷的TCR信号传导对微生物群驱动的免疫反应的影响,以及触发随之而来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

    方法:在无特定病原体(SPF)和无菌(GF)条件下评估了携带ZAP-70突变的B6SKG 小鼠自发发生SLE的反应(ZAP-70突变改变其与CD3ζ链的基于免疫受体酪氨酸的激活基序的相互作用,从而减弱TCR信号。由于TCR信号传导减弱,自我反应性T细胞逃避胸腺中的负选择,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使用16S核糖体RNA测序分析肠道微生物组。分析了肠道中的分泌型IgA产生和脾脏和派尔斑中滤泡辅助T (Tfh)细胞的发育。白细胞介素 17 (IL-17)缺陷小鼠和分段丝状细菌(SFB)特异性TCR转基因小鼠用于探究IL-17和胸腺选择的作用。

     结果:B6SKG小鼠的SLE发展在无菌条件下比在SPF条件下显著减弱B6SKG 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群发生了改变,这与分段丝状细菌的扩张和通过驱动Th17细胞分化导致SLE的发展有关,而IL-17缺乏反过来又削弱了这种分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全身Tfh发展和自身抗体IgG反应增强,但局部肠道TfhIgA反应受损。此外,在分段丝状细菌特异性TCR转基因小鼠中的实验表明,这种差异反应是由于TCR信号缺陷导致对自身和微生物群反应性TCR的胸腺选择改变引起的。

    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有缺陷的TCR信号通过驱动Th17细胞分化改变了肠道微生物群并促进了全身性自身免疫。

 

出处:

Shirakashi, M., Maruya, M., Hirota, K., Tsuruyama, T., Matsuo, T., Watanabe, R., Murata, K., Tanaka, M., Ito, H., Yoshifuji, H., Ohmura, K., Elewaut, D., Sakaguchi, S., Fagarasan, S., Mimori, T. and Hashimoto, M. (2022), Effect of Impaired T Cell Receptor Signaling on the Gut Microbiota in a Mouse Model of Systemic Autoimmunity. Arthritis Rheumatol, 74: 641-653. https://doi.org/10.1002/art.42016

作者:彼岸河边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ULAR :重视风湿性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在接受检查点抑制剂 (CPI) 治疗的癌症患者中,约有 10% 观察到风湿性和肌肉骨骼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irAE)。

女性不孕不育与自身抗体(综述摘译)

孕不育患者中,约10%的病因不明,在这些病例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等)占有一定比例。

炎症小体和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系?

大量文献已表明基因与环境之间失调的相互作用会导致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

A&R:UBE2L3/YDJC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单倍型的变异通过调节CCCTC结合因子和YY1结合增加UBE2L3表达

UBE2L3/YDJC自身免疫风险单倍型通过加强YY1介导的UBE2L3和 YDJC启动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增加UBE2L3的表达。

AJRCCM:自身免疫是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一个重要特征

自身免疫被认为在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IPAH) 中起作用。目前尚不清楚这是疾病的病因还是旁观者,以及它是否具有任何预后或治疗意义。

Science Advances:麻省总医院发现了自然杀伤细胞(NK)功能的调节机理,为治疗癌症、自身免疫等疾病带来新机遇

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癌症的了解和治疗方法的研发,本文将介绍麻省总医院最新关于癌症相关治疗方法的研究成果——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功能的调节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