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 Transl Gastroenterol:慢乙肝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7年的转归结果

2017-11-13 佚名 国际肝病

我国香港大学医学院、香港玛丽医院Lam等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应用恩替卡韦(ETV)治疗7年,可以长期维持治疗应答,耐药率仅为1.2%,基线HBsAg水平<1000 IU/mL和每年下降速度≥0.166 log IU/mL,可用于预测HBsAg应答。

我国香港大学医学院、香港玛丽医院Lam等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应用恩替卡韦(ETV)治疗7年,可以长期维持治疗应答,耐药率仅为1.2%,基线HBsAg水平<1000 IU/mL和每年下降速度≥0.166 log IU/mL,可用于预测HBsAg应答。

该项研究纳入222例长期应用ETV治疗的中国CHB患者,定期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 DNA、HBsAg和HBV核心相关抗原(HBcrAg)水平以及治疗7年后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和耐药率,对患者的血清学、病毒学、生化转归以及ETV耐药变异情况进行评估。

研究显示,应用ETV治疗7年时,患者的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和HBV DNA检测不出率分别为98.3%、82.1%和98.7%,基因型耐药率为1.2%。HBsAg水平的中位下降速度为0.107 log IU/mL/年。治疗7年时,基线HBsAg <1000 IU/mL、每年HBsAg下降速度≥0.166 log IU/mL的患者均达到HBsAg水平<200 IU/mL(可以准确预测患者的HBsAg血清学清除率较高)。相比之下,基线HBsAg ≥1000 IU/mL、每年HBsAg下降速度<0.166 log IU/mL的患者治疗7年时,95.5%的患者HBsAg水平≥200 IU/mL。HBcrAg水平的中数下降速度为0.244 log kU/mL/年,治疗7年时,47例(32.0%)患者达到HBcrAg水平检测不出。

原始出处: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HEPATOLOGY:慢乙肝治疗前后肝纤维化逆转的病理定性评估

抗病毒治疗可以逆转乙肝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但目前用于评估纤维化及其逆转的病理标准主要集中于评估纤维化的严重程度,而非动态变化。近期,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的贾继东教授、尤红教授及其团队提出了评估肝纤维化/肝硬化逆转的病理新分类,即P-I-R分类。该分类根据不同纤维间隔所占比例,将肝纤维化分为三种类型:进展为主型(Predominantly progressive),逆转为主型(

聚中国智慧,实现慢乙肝更高治疗目标:世界肝炎日宣传大会暨“中国派”高峰论坛报道·长期获益篇

7月29日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下简称肝基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办的世界肝炎日宣传大会暨“中国派”高峰论坛在杭州召开。上期,本报介绍了干扰素临床应用基地项目启动情况,以及以探讨中国慢乙肝初治患者、核苷(酸)类药物(NA)经治患者治疗方案为主题的报告。本期,本报将与读者分享大会下半场的主要内容,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陈新月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谢青教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

Hepatology:慢乙肝长期抗病毒治疗后肝癌风险究竟有何变化?

强效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治疗对肝硬化、肝细胞癌(HCC)的发生有何影响仍是需要进一步确定的问题。最新发表于Hepatology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或许有助于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