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ER:一种用于亚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手部治疗的BCI-FES系统——一项可用性研究

2021-09-20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很多年轻人患有创伤性脊髓损伤(SCI),并且生活了几十年。根据他们的神经水平和受伤的严重程度,他们在日常生活活动(ADL)方面需要依赖护理人员。对于这些人来说,实现最大的手功能对于ADL至关重要,研究

很多年轻人患有创伤性脊髓损伤(SCI),并且生活了几十年。根据他们的神经水平和受伤的严重程度,他们在日常生活活动(ADL)方面需要依赖护理人员。对于这些人来说,实现最大的手功能对于ADL至关重要,研究表明,手功能是四肢瘫痪患者的首要任务。虽然最大程度和最快速的功能恢复发生在受伤后的第一年,但出于成本的考虑,患者一般受伤后几个月内出院。这可能会限制患者的康复,因为获得物理治疗和康复的机会仅限于专业中心。因此,需要易于一种易于使用和有效的解决方案来促进SCI患者的社区康复。

脑-计算机接口(BCI)技术已与功能性电刺激(FES)相结合,用于中风和脊髓损伤后的康复,并已被证明在临床环境中有效。对于患者来说,系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很重要,而护理人员则关注硬件设置的简单性和用户界面的友好性。因此,为了测试将BCI系统引入社区医疗工具的可行性,需要了解三个群体、治疗师、护理者和患者在学习和使用系统过程中的需求和障碍,以便将他们纳入UCD(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过程。本研究的目的是测试使用基于消费者级脑电技术的定制BCI-FES系统用于脊髓损伤患者手部治疗康复的可行性。本文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Engineering and Rehabilitation》。

该研究涉及三组BCI-FES使用者:OTs、亚急性SCI患者及其护理者(通常为家庭成员)。所有参与者都没有参与过BCI。总共招募了8名SCI患者及其护理人员,但其中一对在一次BCI-FES治疗后退出。在8名SCI患者中,2名为女性,6名为男性,平均年龄为55.4岁 ± 15.6年。损伤特征为:C2级损伤2例,C4级损伤4例,C5级损伤2例;四个AIS C表示感觉和运动不完全损伤,运动等级低于损伤等级3级,四个AIS D不完全损伤,但运动等级高于损伤等级3级;招募时受伤后平均时间为12.4 ± 6.2周(最少6周,最多26周)。在招募的护理人员中,5名为女性,3名为男性,平均年龄为45.3岁 ± 14.3年。

figure1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流程

研究人员招募了OTs,教他们使用该系统,然后对每个参与者进行监督和评估。OTs在最多五个小时的培训课程中学习使用BCI系统,并在最多五个小时的培训课程中教每位护理人员操作BCI系统。成功培训后,SCI使用者和护理者可以选择独立完成最多10个额外的疗程(由研究者监督,但无OT)。护理者的角色是为SCI患者搭建系统。SCI患者的角色是实际执行BCI促进的手部治疗。 

figure2

用户在进行康复训练

硬件由BCI和FES设备组成。在C++中开发了一个专有的用户应用程序, 启用脑电设备和FES刺激器之间的BCI控制和通信。为了在治疗过程中获取EEG信号,使用EMOTIVEPOC(美国Emotiv公司),采样频率为128 Hz。对于初始和最终EEG评估,使用GTech g.USBamp生物放大器(奥地利Guger Technologies),采样率为256 Hz,在以下位置使用16个EEG通道:AFz、F3、Fz、F4、FC3、FCz、FC4、C3、Cz、C4、CP3、CPz、CP4、P3、Pz、P4,地面在A1上,参考在A2上。阻抗保持在5kΩ以下。FES刺激器Rehastim(德国Hasomed有限公司)允许最多四个通道独立使用。OT单独评估每个用户的特定运动缺陷。最常见的是,FES电极放置在前臂上,以交替方式激活手腕和手指屈肌和伸肌。

figure4

软件界面及流程

有效性:BCI的准确率为70–90%。效率:中位数穿戴时间从最初的40.5分钟减少到最后一次训练的27分钟(N = 7) ,在最后一次训练中降至14分钟(N = 3)。BCI和FES参数在训练间保持稳定。满意度:SCI使用者和护理者对系统的平均满意度为3.68 ± 0.81。实施BCI-FES技术的主要促进因素是“看手移动”、“为所爱的人做一些有用的事情”、良好的计算机素养(SCI患者和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治疗”(OT),而主要障碍是设置的技术复杂性(所有组)和“缺乏临床证据”(OT)

figure5

患者初始神经评估期间的群体脑电图特征

研究结束时,OTs报告了使用该系统并将其介绍给SCI使用者和护理者的信心。有了足够的实践、适当的学习辅助和指导以及持久的远程支持,治疗师可以继续教授需要治疗的人及其护理者,甚至可以将知识传授给其他治疗师。生活在农村和偏远地区,附近没有康复中心的人可能最需要这种方便的家庭治疗。因此,为了使任何基于家庭的治疗成为真正可行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必须在当地组织培训,并提供本地和远程支持。

尽管一些SCI使用者认为手功能有所改善,但由于多种因素,不能断定这是BCI-FES治疗的结果。首先,自然恢复发生在受伤后,每个SCI使用者在研究过程中积极参加物理治疗和职业治疗课程。其次,BCI-FES训练时间太短,因为最少的治疗次数约为10次长疗程或20次短疗程。参与OTs的动机是SCI患者积极参与治疗的必要性。他们认为这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因为他们经常鼓励患者积极参与,但许多患者在接受FES常规治疗时仍保持被动。

总之,BCI-FES系统有可能被SCI或中风患者用作家庭手部治疗,前提是它易于使用。

Zulauf-Czaja, A., Al-Taleb, M.K.H., Purcell, M. et al. On the way home: a BCI-FES hand therapy self-managed by sub-acute SCI participants and their caregivers: a usability studyJ NeuroEngineering Rehabil 18, 44 (2021). https://doi.org/10.1186/s12984-021-00838-y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IEEE trans:用于脊髓损伤后上肢机器人康复的肌电控制接口

中风引起的痉挛性轻瘫被认为会改变受损骨骼肌的结构。肌肉结构的改变可能意味着被动机械性能的改变,从而导致力量传递和本体感觉反馈的改变。这种变化反过来会影响甚至加重运动障碍。临床上,更好地了解被动肌肉特性

JNNP: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新发现

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新发现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外骨骼辅助步行可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肠功能

研究人员已经证明,包括外骨骼辅助行走在内的身体干预计划可以帮助SCI患者更有效地撤离,并提高大便的一致性。

JNNP:脊髓损伤后脊髓灰质和白质的纵向组织变化

脊髓损伤(SCI)是由于各种不同致病因素引起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伤,造成损伤水平一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反射等)的障碍。它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截瘫或四肢瘫,严重的影响患者生活自理

TNSRE:脊髓损伤患者第一骨间背肌的CMAP扫描检查

脊髓损伤(SCI)对患者的短期和长期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都有不利影响,因为脊髓损伤会中断感觉和运动通路,导致不同程度的瘫痪、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后,运动神经元、运动控制和肌肉特

JNER:选择性神经刺激方法改善脊髓损伤后的自行车运动功能

脊髓损伤(SCI)和其他神经肌肉疾病导致的上运动神经元麻痹导致许多继发性健康并发症。长期丧失运动功能会导致肌肉萎缩、骨密度降低和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运动对于缓解甚至预防

拓展阅读

脊髓损伤后病理性疼痛的相关解剖、病因、机制和治疗

本文介绍脊髓解剖,阐述脊髓损伤后疼痛特点、病因、发生机制及治疗,包括脑脊髓结构变化、痛觉信号传导等。

同济朱融融Biomaterials:创新生物支架助力脊髓损伤修复:纤维基纳米LDH复合生物支架诱导轴突有序再生促进脊髓损伤修复

本研究构建纤维素纳米纤维基生物支架,可促进神经再生和环路重塑,加速脊髓损伤修复,探究其机制为后续提供新思路。

暨南大学AFM:纳米抗体水凝胶抑制胶质瘢痕形成,促进脊髓损伤恢复

暨南大学团队开发纳米拮抗剂水凝胶,可抑制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形成,促进神经修复和运动功能恢复,其机制包括抗炎、调节星形胶质细胞等,为脊髓损伤治疗提供新方法。

Bone Res:中南大学胡建中/曹勇/吕红斌合作发现Kdm6a-CNN1轴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该研究中全面展示和描述了脊髓损伤(SCI)引起的微血管内皮细胞衰老。

中药小分子缓释导电水凝胶促进脊髓损伤后运动和膀胱功能恢复

本研究研制了模拟天然脊髓匹配的电学和力学特性,同时缓释汉黄芩素的功能明胶水凝胶,重塑损伤后炎症微环境,并且增强神经再生,促进脊髓损伤修复。

中山三院Sci.Adv.:生物启发水凝胶促进脊髓损伤后特定神经再连接

中山三院提出生物启发性水凝胶用于脊髓损伤修复,能操纵细胞和基质,调节炎症,促进轴突再生和神经元存活,改善多种功能,在大鼠和犬模型中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