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Nivolumab联合Ipilimumab新辅助治疗黑色素瘤,半数人达到pCR(NADINA试验)

2024-06-06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对于可切除的III期皮肤型黑色素瘤的新辅助治疗研究,一直是近几年来黑色素瘤临床治疗领域探索的热门话题。同时新辅助研究在黑色素瘤上获得进展,也引领着其他瘤种开展免疫为基础的新辅助治疗探索。从疗效上看,目

对于可切除的III期皮肤型黑色素瘤的新辅助治疗研究,一直是近几年来黑色素瘤临床治疗领域探索的热门话题。同时新辅助研究在黑色素瘤上获得进展,也引领着其他瘤种开展免疫为基础的新辅助治疗探索。从疗效上看,目前Nivolumab联合Ipilimumab的双免疫组合,是黑色素瘤新辅助领域数据最多,也是疗效最好的联合方案,总体的pCR率达到了52%,而且成功地转化成了应答患者长期的无复发生存。

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不愧是全球范围内癌症治疗的先锋。该中心的Amaria教授在2018年同一年,前后在Lancet Oncoloy和Nature Medine上分别发表黑色素瘤双靶和双免疫新辅助研究的论文,从此揭开了黑色素瘤新辅助临床研究之路。

此次发表在NEJM上的NADINA试验结果,旨在比较伊匹单抗(ipilimumab)加上纳武单抗(nivolumab)两种免疫疗法用作新辅助疗法(即术前辅助疗法),与纳武单抗用作术后辅助疗法在黑色素瘤Ⅲ期临床试验中的有效性。

共有 423 名患者接受了随机分组。

新辅助治疗组的整体反应

在新辅助治疗组中,所有212名患者都接受了至少一剂新辅助免疫疗法,因此可以评估其病理反应。经中心评审,47.2%的患者达到病理完全反应(无残留活性肿瘤),11.8%的患者达到病理近完全反应(1%至10%残留活性肿瘤),总计59.0%的患者达到主要病理反应。此外,8.0%的患者为病理部分反应,26.4%为病理无反应,2.4%的患者在手术前病情进展;4.2%的患者尚未进行或放弃手术(表2和图S7)。局部与中心评估的病理反应差异很少,且主要低估了反应深度;仅有120名患者中的1人(0.8%)在中心评审中被分类为无主要病理反应,而本应是主要病理反应,74名患者中的4人(5.4%)被分类为主要病理反应,而本应无主要病理反应。在第6周,76名患者(35.8%)出现了客观影像学反应。

根据BRAF突变状态的疗效

在患有BRAF V600E或V600K突变黑色素瘤的患者中,估计新辅助治疗组12个月的无事件生存率为83.5%(99.9% CI,70.3至99.2),辅助治疗组为52.2%(99.9% CI,35.9至75.8)(进展、复发或死亡的未调整危险比为0.29;99.9% CI,0.11至0.79)。在患有BRAF野生型黑色素瘤的患者中,估计新辅助治疗组12个月的无事件生存率为83.9%(99.9% CI,70.1至99.9),辅助治疗组为62.4%(99.9% CI,46.0至84.7)(进展、复发或死亡的未调整危险比为0.35;99.9% CI,0.12至1.03)(图2A和2B)。在新辅助治疗组中,53.8%的BRAF突变型黑色素瘤患者和65.3%的BRAF野生型黑色素瘤患者达到主要病理反应。

在中位随访期 9.9 个月时,新辅助治疗组的估计 12 个月无事件生存率为 83.7%(99.9% 置信区间 [CI],73.8 至 94.8),辅助治疗组为 57.2%(99.9% CI,45.1 至 72.7)。限制平均生存期的差异为 8.00 个月(99.9% CI,4.94 至 11.05;P<0.001;进展、复发或死亡的风险比为 0.32;99.9% CI,0.15 至 0.66)。在新辅助治疗组中,59.0% 的患者有显著病理学反应,8.0% 的患者有部分反应,26.4% 的患者无反应(残留活肿瘤 > 50%),2.4% 的患者出现进展;4.2% 的患者尚未进行手术或手术被省略。在新辅助治疗组中,显著病理学反应患者的估计 12 个月无复发生存率为 95.1%,部分反应患者的估计 12 个月无复发生存率为 76.1%,无反应患者的估计 12 个月无复发生存率为 57.0%。29.7% 的新辅助治疗组患者和 14.7% 的辅助治疗组患者发生了与全身治疗相关的 3 级或更高级别的不良事件。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I期临床表明,iNKT细胞疗法安全性优异,并能缓解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

据统计,全球每年黑色素瘤新发病例约324600例,死亡病例约57000例。手术切除对早期黑色素瘤有效,一旦发生远处转移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时间仅6~9个月,5年生存率为30%~40%。

吴荻教授:2024版CSCO指南黑色素瘤治疗的创新与突破

【医悦汇】特邀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吴荻教授为我们详细介绍新版指南的更新要点,聚焦中国医学团队在黑色素瘤治疗领域的创新与突破。

大咖谈 | 实体瘤 NRAS 突变的作用机制以及靶点检测

虽然目前全球针对 KRAS 突变亚型的肺癌靶向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类似靶向治疗策略在 NRAS 突变黑色素瘤尚未突破。所以,临床上目前急需探索针对NRAS 突变黑色素瘤亚型有效的治疗策略。

大咖谈 | NRAS突变黑色素瘤治疗进展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这些治疗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NRAS突变黑色素瘤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读书报告 | ICI治疗分离反应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肿瘤特征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存在明显的个体化特征, 甚至存在病灶异质性。常用的免疫应答标志物,如TMB、新抗原负荷、PDL1表达和IFNγ表达水平均不能有效解释ICI治疗的分离应答现象, 需要探索新的机制。

The innovation:IBI310(抗CTLA-4抗体)单药或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或尿路上皮癌的I期研究

该研究报道了IBI310单药或与信迪利单抗联合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或尿路上皮癌的I期剂量递增和扩展研究,IBI310单药或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在晚期黑色素瘤和尿路上皮癌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