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人类外伤性脑损伤的果蝇模型

2013-10-17 EurekAlert EurekAlert

一项研究说,科研人员建立了一种果蝇模型用于研究外伤性脑损伤(TBI)的直接和长期后果。找到外伤性脑损伤(TBI)的有效疗法具有挑战性,这部分是由于治疗结果因为损伤的位置和严重程度以及遗传和环境因素而有很大不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David Wassarman及其同事开发了一种外伤性脑损伤(TBI)模型,使用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这种用于许多人类疾病的成熟的模

一项研究说,科研人员建立了一种果蝇模型用于研究外伤性脑损伤(TBI)的直接和长期后果。找到外伤性脑损伤(TBI)的有效疗法具有挑战性,这部分是由于治疗结果因为损伤的位置和严重程度以及遗传和环境因素而有很大不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David Wassarman及其同事开发了一种外伤性脑损伤(TBI)模型,使用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这种用于许多人类疾病的成熟的模型系统,这些疾病已经有了一系列的复杂的实验工具。这组作者证明了有外伤性脑损伤(TBI)的果蝇表现出了和患外伤性脑损伤(TBI)的人类类似的症状,诸如暂时失能、共济失调、神经退化和死亡。

此外,这组作者的数据表明,只有在主要损伤超过了一个阈值的情况下,由于外伤性脑损伤(TBI)造成的死亡才会发生在24小时内,这个极限值受到了年龄和遗传背景的影响,但没有受性别影响。这组作者说,这些发现提示果蝇可以提供关于人类外伤性脑损伤(TBI)的见解,这可能为治疗干预手段提供新的机遇。

原文检索:

Katzenberger RJ, Loewen CA, Wassarman DR, Petersen AJ, Ganetzky B, Wassarman DA.A Drosophila model of closed head traumatic brain injury.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3 Oct 14.

作者:EurekAler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脑损伤有性别差异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日前公布的研究报告称,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女性脑部所受损伤大于男性。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比了10名新确诊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且未接受治疗的女性、20名存在同样情况的男性及50名健康男女的大脑状况。他们发现,女性患者的大脑白质受损更多,其受影响的部位主要是大脑前部的扣带束和前扣带皮层。这些大脑区域主要负责作决定和情绪调控,这些女性患者也因

Neurology:HIV感染早期即出现脑部结构改变

     HIV感染早期即出现脑部结构改变   HIV感染早期的脑部改变特征尚不清楚。为此,美国芝加哥东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影像学系的Ann B. Ragin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2年11月28日的Neurology杂志上。研究结果显示:HIV感染早期即存在脑部结构改变,挑战了HIV感染早期无脑部损伤的假说。   该研究

Europace:不间断抗凝的AF消融患者仍有无症状性脑损伤风险

两例代表性急性脑栓塞 已经证实在左房的射频消融可导致无症状性脑损伤风险。目前尚无在不间断口服抗凝治疗的患者接受AF射频消融过程中发生脑损伤的资料。奥地利的研究人员Martin Martinek等开展的这项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术前和术后核磁共振(MRI)对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治疗范围内的无症状性脑损伤患者发生情况进行量化来寻找与脑栓塞相关的临床或者手术影响因素。其结果发表在在2013年3月的

NEJM:外伤性脑损伤治疗中颅内压监测并无明显作用

颅内压监测被认为是严重外伤性脑损伤的标准护理方式并被广泛应用,但基于监护的治疗对结局的改善还没有得到严格的评估。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Chesnut博士等人的研究发现,对于严重外伤性脑损伤患者,使监测颅内压始终保持在20 mm以下的治疗方案与基于成像-临床检查的治疗方案相比,前者并无优越性。他们的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NEJM 2012年12月最新一期在线版。 研究人员展开了一项多中心,对照试验,

Neurology:脑脊液α突触核蛋白含量预测创伤性脑损伤预后的价值较高

创伤性脑损伤是影响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往往产生继发性的脑损伤。来自意大利的Stefania Mondello等医生研究了创伤性脑损伤的临床预后生物标记物,发表在2013年4月30日的Neurology杂志上。该研究的目的是检验重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α突触核蛋白的含量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长期预后的关系。研究发现:脑脊液α突触核蛋白含量预测创伤性脑损伤预后的价值较高。 该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的

Ann Neurol:治疗脑中风新方法

复旦大学脑损伤研究海外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陈俊教授率领研究人员历经3年,首次应用异体免疫细胞移植方法,发现体内一种特殊的“免疫调节性T细胞”可有效治疗脑中风引起的脑损伤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校方今日透露,在刚刚举行的第26届国际脑血流与脑代谢论坛上,博士研究生李佩盈以该论文荣获国际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尼斯-拉森大奖”。这是六十年来,该论坛首次把这一大奖颁发给中国青年。18日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