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Oncol:中国肝癌标化死亡率下降1/3

2017-10-13 凤凤 医师报

近日,《JAMA Oncol》杂志发表的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发现,1990-2015年间,东亚及西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则大幅下降,我国肝癌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下降了1/3。(JAMA Oncol.10月5日在线版)


近日,《JAMA Oncol》杂志发表的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发现,1990-2015年间,东亚及西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则大幅下降,我国肝癌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下降了1/3。(JAMA Oncol.10月5日在线版)

 
“肝癌是位于肺、大肠、胃癌之后的癌症死亡第4大原因”,研究者表示,至2015年,全球共新发肝癌85.4 万例,81万例死亡。共导致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2057.8 万例。研究指出,1990-2015年间,全球肝癌病例增加75%,其中影响最大的病因是丙肝(HCV),其次是酒精。针对亚太地区高收入国家的分析显示,日本新发肝癌病例中,2/3由HCV感染引起。肝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也表明,在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大多数欧洲国家的高收入地区,肝癌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增加了100%以上。另一方面,东亚及西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则大幅下降(图1)。如我国1990-2015年间肝癌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下降了1/3,这可能是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黄曲霉毒素暴露,及施行全国乙肝(HBV)疫苗接种计划。

另外,该研究对肝癌病因的分析中,14%的研究报告了性别为潜在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肝癌在男性中更常见,为59.1 万例,女性26.4 万例,死亡率为男性57.7万例,女性23.4万例,DALYs为男性1541.3万例,女性516.5万例。2015年,全球由乙肝造成的肝癌男性20.3 例(95%UI,17.1万~25.1万),女性仅7万例(95%UI,5.7万~8.6 万)。酒精造成男性肝癌20.4万例(95%UI,17.7万~24万),女性4.5 万例(95%UI,3.8万~5.4万)。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的25年里,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肝癌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但这种癌症的发病原因因地域而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因收入而异,但大多数肝癌可通过疫苗接种、抗病毒治疗、安全输血和注射治疗以及减少酗酒等措施预防。根据可持续发展目标,确定和消除肝癌危险因素有助于持续减轻肝癌负担。GBD研究可以引导这些预防措施。

原始出处: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Liver Cancer Collaboration.The Burden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and Underlying Etiologies From 1990 to 2015 at the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Level: Result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5.JAMA Oncol.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5, 2017. doi:10.1001/jamaoncol.2017.3055

作者:凤凤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7-10-22 虈亣靌

    不错的.学习了!谢谢分享!

    0

  2. 2017-10-19 虈亣靌

    非常好.学习了.很受益

    0

  3. 2017-10-16 2227437833_79976374

    很好很好很好

    0

  4. 2017-10-15 kalery

    好文章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JAMA:揭示和心血管病死亡最相关的饮食习惯是什么

根据今年 3 月 7 日发表在 JAMA 上的一篇调查统计显示在美国 2012 年中有一半的心脏病、中风和 2 型糖尿病引起的死亡率是和某些不合理的饮食因素相关的。全美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建模分析饮食习惯影响很多心血管健康的风险因子,包括心脏病,中风和 2 型糖尿病。构成了重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在美国,个人饮食因素与特定的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关系尚未确定。美国波士顿 Tufts Friedman 营养科

推荐:3月JAMA杂志亮点研究汇总(TOP7)

3月匆匆过去,JAMA杂志发表了哪些重磅级研究,小编为您一一盘点。【1】JAMA: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的巨大益处!抗血栓治疗可以预防患有心房颤动(AF)的患者发生中风,但在社区实践中常常未被充分利用。近期,一项发表在权威杂志JAMA上的研究旨在检查房颤患者在中风前未接受指南推荐的抗凝治疗而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病率,并确定先前进行抗血栓治疗与卒中严重程度和住院结果之间的关系。此项研究回顾性观察

厉害了!两项中国针灸研究刊登**医学期刊JAMA!

2017年6月27日,最新一期的JAMA杂志出炉。让人惊喜的是,本期看到了三篇来自中国的研究,其中两篇都是关于针灸的临床研究。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膜拜下这两篇文章。电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该研究通讯作者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第一作者为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刘志顺,国内12家医院参与完成。研究目的是为了评估电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女性患者的疗效[1]。研究在2013年10月至2015

JAMA inter med:less is more,“完善相关检查”需适可而止

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完善相关检查”。可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完善,则需根据具体病情、患者情况而定。严格遵循指南可能是最佳方案!最近得克萨斯州西南医学中心Wolfe发表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的一篇文章值得我们深思……

JAMA Inter Med:新方法准确检测2型糖尿病的致命并发症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实用工具,用来识别糖尿病患者由于低血糖造成的紧急医疗状况。

JAMA:急性卒中需要常规吸氧吗?

急性卒中后低氧血症很常见,通常是间断性低氧血症,往往被忽略或未被发现。常规预防性低流量吸氧改善急性卒中患者的预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