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用基因剪刀找到抵御白血病病毒抗体

2016-12-31 中国科学报/栾海 中国科学报/栾海

有研究发现,人体内本该攻击某些病毒的T细胞表面存在能给病毒“带路”并引发感染的受体。为堵住这一“内应通道”,俄罗斯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基因剪刀”技术,为T细胞找到了抵御某种特定逆转录病毒的新抗体。这种方法或有助于治疗白血病、艾滋病相关药物的研发。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LV-1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能引发白血病,且与数种恶性肿瘤发病相关。这种病毒可攻入人体免疫细胞——T细胞

有研究发现,人体内本该攻击某些病毒的T细胞表面存在能给病毒“带路”并引发感染的受体。为堵住这一“内应通道”,俄罗斯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基因剪刀”技术,为T细胞找到了抵御某种特定逆转录病毒的新抗体。这种方法或有助于治疗白血病、艾滋病相关药物的研发。

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LV-1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能引发白血病,且与数种恶性肿瘤发病相关。这种病毒可攻入人体免疫细胞——T细胞内,进而分裂增殖实现感染。

俄免疫学研究所研究人员近期在国际学术期刊《免疫学方法》上报告说,他们推断HTLV-1病毒是通过与T细胞表面特定受体结合后得以进入细胞内部的。因此,找到T细胞内编码合成这种特定受体的基因,是堵住这一“内应通道”的关键。

参与研究的主任研究员马祖罗夫介绍说,如果用排列组合方式研究各种基因与HTLV-1病毒的关联,工作量太大。此次他们选择利用最新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来敲除T细胞内的受体编码基因。

CRISPR-Cas9以核糖核酸作为引导工具,能对基因进行剪切和编辑操作。研究人员用这一技术将T细胞中负责编码合成该细胞表面各种受体的所有基因逐个敲除,或把T细胞内编码合成受体的几个基因以排列组合的方式剔除,由此培育出超过10万种缺失不同受体的T细胞。

然后,他们再用HTLV-1病毒去感染这些被加工过的T细胞,如果发现某种T细胞未被感染,即可断定这里被敲掉的编码基因合成的受体就是引狼入室的“内奸”。这时再针对该受体研制能与其结合并将病毒“关在门外”的抗体,从而阻断感染。马祖罗夫说,虽然这项工作也很庞杂,但与无明确目标的筛选相比要省事得多。

最终,研究人员发现,T细胞表面代号为CD82的受体会与HTLV-1病毒“牵手”。让BF4单克隆抗体与CD82受体结合能够阻止HTLV-1病毒借助该受体潜入正常T细胞。

马祖罗夫说,HTLV-1病毒感染T细胞的方式与同属逆转录病毒、也以T细胞为标靶的艾滋病病毒相似。因此,他们希望依据这项成果筛选出易与艾滋病病毒结合的T细胞表面受体,进而研制能与该受体结合、抑制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药物。

作者:中国科学报/栾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7-01-01 wolixiang2012

    好文章 好可以

    0

  2. 2017-01-01 wolixiang2012

    好文章

    0

相关资讯

人体“基因剪刀”抗癌试验首次通过审查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一个咨询委员会21日批准了首个利用被誉为“基因剪刀”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来治疗癌症的人体临床试验,让这种目前备受关注的生物医学技术在美国距临床试验仅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一步之遥。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重组DNA咨询委员会”批准了这项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提交的临床试验计划。该委员会负责对在美国进行的基因疗法临床试验进行安全及伦理审查。这项试验还需美国食品和药物管

首例“基因剪刀”临床试验获绿灯

首例“基因剪刀”临床试验获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