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o Clin Proc: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发生生物瓣膜血栓的极端病例

2022-03-09 医路坦克 MedSci原创

本文讲述了一名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和Libman-Sacks心内膜炎的病史年轻女性进行了生物瓣膜置换术后发生生物瓣膜严重血栓的病例。

       一名年轻女性表现为疲倦、呼吸困难、头晕和间歇性胸痛。她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和Libman-Sacks心内膜炎的病史,在就诊前6个月进行了生物瓣膜置换术。当时选择了生物瓣膜而不是机械瓣膜,因为华法林不能持续维持治疗性抗凝水平。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瓣严重狭窄,平均坡度69 mmHg,瓣叶增厚,活动度降低(图A),与生物瓣膜血栓形成(BPVT)一致。回顾超声心动图检查,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植入后即刻梯度为10 mmHg。出院前经胸超声心动图平均梯度为25 mm Hg,随访2周时平均梯度为31 mm Hg。然而,这种梯度的增加归因于高血流,仅在5个月后,BPVT的正式诊断就做出了,这意味着显著的诊断延迟(图B)。开始使用肝素积极抗凝,然后进行溶栓治疗,导致压差降低到最低36毫米汞柱。鉴于华法林无法维持治疗水平,达肝素继续使用。尽管持续抗凝,梯度开始再次上升,她的症状持续存在。12个月后,患者最终接受了机械瓣膜置换。移植的瓣膜显示人工瓣膜的主动脉(图C)和心室(图)两侧都有血栓的明显证据。重要的是,在平均梯度增加的情况下,对BPVT有较高的怀疑指数,特别是在高危患者,因为更密切的监测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

图  一例狼疮和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的生物假体瓣膜血栓形成(BPVT)的极端病例。经胸超声心动图,胸骨旁长轴切面,显示主动脉瓣叶增厚(箭头)。生物瓣膜平均倾斜度从出院前的25毫米汞柱发展到正式诊断生物瓣膜血栓时的69毫米汞柱。注意在随访2周时梯度显著增加(31毫米汞柱)。移植假体的主动脉(C)和心室(D)两侧均有血栓的明显证据。LA,左心房;LV,左心室;RV,右心室。

文献来源:Naser JA,  Stulak JM,  Petrescu I,An Extreme Case of Bioprosthetic Valve Thrombosis in a Patient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Syndrome.Mayo Clin Proc 2022 Mar;97(3)

作者:医路坦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欧洲药理学杂志 :组织蛋白酶 S 抑制剂 ASP1617 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的潜在益处

组织蛋白酶 S 抑制剂( CatS )可能是治疗 SLE 的的靶点。

阿斯利康旗下的Saphnelo获得欧盟批准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阿斯利康本周三宣布,欧盟委员会批准 Saphnelo (anifrolumab) 作为治疗中重度活性自身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成人患者的附加疗法。

TAMD:FRAX工具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折风险

骨折风险评估工具已被广泛用于对10年骨折风险进行分层以指导治疗。该文比较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10年纵向队列中观察到的骨折发生率与骨折风险评估(FRAX)工具预测的骨折风险。

ARD: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抗RNP抗体与干扰素基因特征相关,与降低的补体水平无关

自身抗体与IGS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抗RNP与AA相关,而抗dsDNA和RNP与EA相关。此外,抗dsDNA(而非抗RBP)与补体水平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

ARD:EULAR对风湿性和肌肉骨骼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抗磷脂综合征)心血管风险管理的建议

为痛风、血管炎、系统性硬化症 (SSc)、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MCTD)、干燥综合征 (SS)、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和抗磷脂综合征 (APS) 的心血管风险(CVR) 管理制定建议。

从风湿免疫科角度谈:不明原因肺动脉高压 & 肺动脉血栓

如果只从血流动力学的角度看问题,肺动脉高压确实跟风湿免疫没有关系,但是从病因学的角度来看可能就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