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转移可预测无浆膜浸润胃癌患者预后

2012-06-23 小哲 摘编 医学论坛网

  近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胡祥、曹亮、于艺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淋巴结转移对无浆膜浸润胃癌预后的影响。研究指出,无论是按转移淋巴结的范围还是数量进行评价,淋巴结转移均能对无浆膜浸润胃癌患者的预后作出较好的预测。该文发表在2012 年第15卷第2期《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上。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行D2或D2以上

  近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胡祥、曹亮、于艺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淋巴结转移对无浆膜浸润胃癌预后的影响。研究指出,无论是按转移淋巴结的范围还是数量进行评价,淋巴结转移均能对无浆膜浸润胃癌患者的预后作出较好的预测。该文发表在2012 年第15卷第2期《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上。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行D2或D2以上胃癌根治术、且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616例无浆膜浸润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接受相同术式的有浆膜浸润的162例胃癌患者为对照组。

  无浆膜浸润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7.9%,明显高于浆膜浸润组的37.3%。不同浸润深度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T1a(M)95.6%,T1b(SM)92.5%,T2(MP)73.5%,T3(SS)62.7%,T4(SE、SI)37.3%。按日本第13版《胃癌处理规约》,N0、N1(第1站)、N2(第2站)和N3(第3站)无浆膜浸润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1.5%、75.3%、54.8%和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第7版TNM分期,N0、N1(1~2枚)、N2(3~6枚)、N3a(7~15枚)和N3b(15枚以上)无浆膜浸润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1.5%、83.6%、59.8%、17.2%和11.8%,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是无浆膜浸润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小哲 摘编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Ⅲ期胃癌患者应尽可能施行R0根治术

  近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徐岩、孙哲、王振宁等人发表论文,旨在探讨Ⅲ期胃癌(按第7版TNM分期标准)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指出,Ⅲ期胃癌患者有其自身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治疗上应尽可能施行R0根治术。淋巴结转移数目、肿瘤浸润深度和Borrmann分型是影响接受R0手术的Ⅲ期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15卷第2期《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上。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