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 J Cardiol:与住院医师相比,心脏病专科医生管理有助于降低HF患者再住院风险

2018-02-25 国际循环编辑部 国际循环

一项最新小规模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显示,与接受心脏病专科医生管理者相比,接受住院全科医师管理的心力衰竭(HF)住院患者出院后30天内再住院风险可显著增加超过40%。

一项最新小规模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显示,与接受心脏病专科医生管理者相比,接受住院全科医师管理的心力衰竭(HF)住院患者出院后30天内再住院风险可显著增加超过40%。

研究者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的ParagGoyal等对2013~2014年926例平均年龄为73岁的HF住院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总体来说受试患者未校正的30天全因再住院率为28%,接受全科住院医生及心脏病专科医生管理者的全因再住院率分别为32%和25%。与接受心脏病专科医生管理者相比,接受全科住院医生管理的HF患者更多为射血分数保留的HF,随访期间平均左室射血分数更高,更多为女性。校正年龄、性别、左室射血分数、右室功能障碍、室性心动过速、入院时收缩压、住院时长及是否进行心脏病专科门诊随访后,与接受心脏病专科医生管理者相比,接受全科住院医生管理者的30天再住院风险增加43%(OR值=1.43,95%CI:1.05~1.96,P=0.02)。进一步发现,受试患者中仅54%出院后进行了后续随诊。

研究者强调,目前,美国HF住院患者数量已远远超过了HF医生及心脏病医生的应对能力,故切实管理好HF患者的重任需心脏病医生和住院医生共同承担。未来,有必要积极探寻提高住院医生能力从而使其能管理好HF患者的方法。此外,深入细致的出院小结及恰当的后续随访安排对于HF患者的管理也至关重要。另外,该研究提示,容易非心脏专科就诊的射血分数保留的HF患者需要引起心脏病专家和HF医生的更多关注。

原始出处:

作者:国际循环编辑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杨震:住院医生的夜班人生

“轰”的一声,睡梦中的我重重地摔在地板上。我想,完了,完了,大地震,这可是十几层的病房大楼啊。在地板上躺了两分钟之后,我终于明白过来:并没有地震,而是值班室的床塌了。我的脑海中,立刻跳出一群胖胖的实习护士有说有笑地并排坐在值班室床沿上的情景。她们中午抢我们实习医生的值班室休息,这床是被她们压坏的… 这是上个世纪的事情,我的夜班生涯就是从实习阶段就开始的。 不同的年资,对夜班的认

一点住院医生有用的东西

1.胃复安在上消化道出血时禁用,而且药典上只有肌肉注射的用法,无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的用法。2.胃溃疡患者禁用培他啶。3.胃肠动力药(常用胃复安.吗丁啉.莫沙必利)不宜联合应用,锥体外系反应增加。4.胃肠动力药不宜与抗胆碱药合用,作用降低。5.胃肠动力药不宜与制酸剂.铝剂合用。  胃肠动力药促进胃肠蠕动,影响上述两种药物的吸收,若合用服药时间至少间隔1小时。6.西咪替丁不宜和硫糖铝合用。  硫糖铝需

住院医是最惨的一个群体!

前几天一张手术室医生累倒喝葡萄糖补充能量的照片刷遍网络,让普罗大众开始关注医生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事实上,所有的医护人员基本都有过连续工作一整天,甚至数天只能偶尔抽空眯一下的工作经历。这其中,休息情况被剥夺得最惨烈的是我们经验最少的医生——住院医。长达一个世纪的睡眠不足众所周知,我国正广泛开展住院医培训制度,要求所有未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须接受为

JAMA:“小医生”的大作用—你知道住院治疗的更佳时间么?

各大医院里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以及主治医师是广大患者心目中的大夫,但是,在每家医院里还存在着一群默默无闻的“小医生”,他们就是住院医生和实习医生。这群“小医生”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发挥着悄无声息但却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一项发表在JAMA的研究表明,住院医生和实习医生的轮转与换班(改变负责患者治疗的医生)与医院不良事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此项研究对2008年至2014年美国10所大学附属退伍军人

第二批推荐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名单公布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科教函〔2017〕87号)要求,依照相关标准第二批的国家住院医师的名单已经公布出来了现汇总一睹为快,看看你所在的医院是否榜上有名。

在美国做住院医生是怎样一种体验 这位医生告诉你

黄鹂博士毕业于上海交大医学院,现为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医学院内科第三年的住院医生。在繁忙的工作学习之中,她挤时间将自己做住院医期间的一些感受体会写下来,继“医者父母心”,“生死之外无大事”,“魔鬼式训练”之后,现推出第四篇“中国医学生的住院医之路”。——邓乔健根据华人医生数据库不完全统计,在美行医的中国大陆医学毕业生有6千多人,这里也包括了一些正在做住院医的同胞。仔细看来,行医人数最多的是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