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新型GIP/GLP-1R双靶点降糖新药II期数据惊艳,HbA1c下降达2.4%

2018-10-06 MedSci MedSci原创

10月4日,礼来在第54届欧洲糖尿病协会年会上公布了在研GIP/GLP-1R双靶点降糖新药LY3298176的一项IIb期研究的6个月临床数据,LY3298176对2型糖尿病患者显示出了极显著的降糖减重效果:患者的HbA1c水平较基线降低了2.4%,平均体重降低了11.3kg(12.7%)。该临床研究的数据同时发布在《Lancet》杂志。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lucose-dependent

10月4日,礼来在第54届欧洲糖尿病协会年会上公布了在研GIP/GLP-1R双靶点降糖新药LY3298176的一项IIb期研究的6个月临床数据,LY3298176对2型糖尿病患者显示出了极显著的降糖减重效果:患者的HbA1c水平较基线降低了2.4%,平均体重降低了11.3kg(12.7%)。该临床研究的数据同时发布在Lancet杂志。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GIP)受体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主要的两种肠促胰素。LY3298176是GIP受体和GLP-1受体的双重激动剂,相比单一的GLP-1RA会有更强的临床降糖获益。 礼来此次公布的这项IIb期研究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设计,为期26周(6个月),在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比较了LY3298176不同剂量(1mg,5mg, 10mg,15mg,每周1次)、度拉糖肽(1.5mg,每周1次)、安慰剂的疗效差异。主要终点是第26周的HbA1c较基线的降低水平,次要终点是平均体重、空腹血糖、腰围较基线值的变化,以及体重较基线水平降低≤5%、1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19-08-18 Smile2680
  2. 2018-12-08 howi
  3. 2018-10-09 121e33a3m12暂无昵称

    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忽略这个细节,血糖不会达标

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庞大,但笔者在临床上发现,不仅是患者,还包括非内分泌专科的医生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均存在不少误区,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糖尿病的治疗达标率。

中国一周一次降糖药百达扬获批

上海,2018年1月4日 -- 三生制药(01530.HK)于1月4日宣布,中国首个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百达扬?(Bydureon?,通用名:注射用艾塞那肽微球)正式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为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神药”二甲双胍的猫腻事

1929年,故事的主人公“二甲双胍君”来到了人世,然而生不逢时的它在时代巨星“胰岛素君”的万丈光芒下只能默默地待在昏暗的小角落中,隐姓埋名。这一呆就是几十年,待“胰岛素君”的弊端逐渐显现之时,1957年“二甲双胍君”终于正式登上时代的舞台,一路披荆斩棘,最终以王者姿态,傲然立于糖尿病治疗领域,逐步扛下了“神药”的大旗。

带你认识强化降糖“记忆效应”的真实面目!

现行国内外指南多推荐将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6.5%~7.0%以下。相比之下,ACP新指南做出了更为宽松的血糖管理建议。正如预期,这一指南颁布后迅速受到很多学者的反对。一些学者再次亮出杀手锏“强化降糖的记忆效应”(legacy effects),以此作为支持强化降糖的依据,并否认ACP新指南的观点。

病例分享:口服降糖药物的“默契拍档”

患者,男性,65岁。2年前体检发现空腹血糖9 mmol/L,未诊治。3月前查餐后血糖21 mmol/L,患者自觉多饮、多尿,自行服用二甲双胍500 mg bid,监测空腹血糖为13 mmol/L,餐后血糖17 mmol/L左右。曾自行加用阿卡波糖50 mg tid,因腹胀明显停用。现为优化降糖方案,评估并发症入院治疗。

降糖太快也不行,当心“神经痛”!

降血糖不能图快,还是要一步一步来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