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瑞慈工作站正式揭牌

2017-06-30 MedSci MedSci原创

2017年6月29日,瑞慈诊所牵手上海交通大学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成立瑞慈工作站,成为中心首个进驻的民营医疗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主任吴坚炯、瑞慈医疗集团董事长方宜新为新站揭牌。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病因可能包括环境、感染、免疫和遗传等因素。携带某些特殊基因的人


2017年6月29日,瑞慈诊所牵手上海交通大学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成立瑞慈工作站,成为中心首个进驻的民营医疗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主任吴坚炯、瑞慈医疗集团董事长方宜新为新站揭牌。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病因可能包括环境、感染免疫和遗传等因素。携带某些特殊基因的人群可能更易患炎症性肠病。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炎症性肠病在中国近年报道的病例也明显增多,综合多家医院病例的统计推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病率为11.6/10万,克罗恩病的患病率为1.4/10万,实际病例可能更多。炎症性肠病已成为我国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和慢性腹泻的主要原因,且患者多为青壮年,因此日益受到重视。

吴坚炯主任在揭牌仪式上对MedSci的记者说,上海交通大学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落户瑞慈,也是第一次与民营医疗机构合作。瑞慈在追求医疗技术与服务完美结合的同时,将学术研究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吴主任表示,今后将通过组织专家到中心进行参观、定期举行学术的交流活动等活动,让大家觉得瑞慈是一个重视学术的民营医院。


此外,“中国炎症性肠病选择性白细胞吸附治疗中心”也在当天举行揭牌仪式。选择性白细胞吸附术起源于日本,已成功应用于临床消化、皮肤、风湿领域十余年。该技术于2013年起应用于中国的炎症性肠病治疗。目前认为该技术对溃疡性结肠炎,尤其是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明确可靠的疗效,并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吴坚炯主任表示,今后上海交通大学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将与瑞慈诊所在疾病诊疗、学术研究、医学培训、患者教育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加强医疗资源合作共享,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7-07-26 jyzxjiangqin

    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

    0

  2. 2017-07-22 1e10c84am36(暂无匿称)

    文章不错,谢谢分享

    0

  3. 2017-07-14 jacob9231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4. 2017-07-06 周周人

    学习。

    0

  5. 2017-07-04 杨利洪

    学习了,分享了

    0

相关资讯

2017ECCO精彩看点:冉志华:炎症性肠病(IBD)的慢病管理

2017年2月15-18日,欧洲克罗恩病和结肠炎组织(ECCO)2017年会议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为了方便大家第一时间掌握会议新动态,我们邀请了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冉志华教授,进行了视频解读,点击我观看完整视频。

Nature Medicine:针对使用中和TNF抗体无效的炎症性肠病的新方法

因此这项研究表明,OSM蛋白的表达量是估计使用抗TNF治疗炎症性肠病是否有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而针对OSM和其受体开发中和抗体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潜在新靶标,特别是对于使用抗TNF产生耐药性的患者有重要意义。

Aliment Pharmacol Ther:艰难梭菌感染可增加IBD患者长期而非短期结肠清除术风险

艰难梭菌感染(CDI)与炎性肠病(IBD)患者死亡率的增加相关,但是结肠切除术风险具有差异,并且还没有进行过充分的评估。2017年4月,发表在《Aliment Pharmacol Ther》的一项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调查了CDI对IBD结肠切除术风险的影响。

5.19炎症性肠病日:梅斯与您携手同心,共筑健康!

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IBD),今年的主题是“携手同心,共筑健康”。炎症性肠病(IBD)近年来我国发病率有不断攀升的趋势,已逐渐成为我国消化科的慢性病、常见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反复发作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为一组疾病的总称有两种常见的类型: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

Ann Intern Med:粪便菌群移植的现状分析!

由此可见,FMT干预的关键组分,其对于重复和理解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很有必要的,并未被充分进行报道。

Redox Biol:IDH2或是结直肠癌重要预防因子之一

IBD是包括UC(溃疡性结肠炎)和CD(克罗恩氏病)在内的一系列具有慢性、复发性、免疫相关等特点的炎症性肠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IBD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疾病。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患者的患病率迅速增加。 肠道癌症是IBD的后期并发症,相比于CD,UC更常见发生,而且通常更累及结肠。结肠癌风险在该疾病八年后开始增加,随着炎症程度的增加而升高,累及整个结肠的结肠炎患者更可能进展为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