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CX3CR1+MNC依赖细菌信号调控造血祖细胞

2019-08-08 MedSci MedSci原创

微生物可调节骨髓(BM)的造血功能,但具体的分子机制基本尚未明确。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微生物来源的分子(MDMs)是如何被转移至BM,被局部免疫细胞感知,进而在稳定条件下调控造血的机制进行研究。

中心点:

微生物来源的分子(MDMs)集中在BM中特定类型的先天免疫细胞CX3CR1+单核细胞(MNCs)中。

CX3CR1+ MNCs吞噬MDMs后产生炎性细胞因子,调控血管周围的造血祖细胞。

摘要:

微生物可调节骨髓(BM)的造血功能,但具体的分子机制基本尚未明确。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微生物来源的分子(MDMs)是如何被转移至BM,被局部免疫细胞感知,进而在稳定条件下调控造血的机制进行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MDMs,包括细菌DNA(bDNA),是通过系统血液循环进入BM的,主要被CX3CR1+单核细胞(MNCs)捕获。CX3CR1+MNCs通过内溶酶体的Toll样受体(TLRs)感知MDMs,以产生炎性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调控造血祖细胞(而非造血干细胞)的基础扩增及其向髓系分化的潜能。

CX3CR1+ MNCs与造血祖细胞共定位在血管周围,耗竭CX3CR1+ MNCs可阻断bDNA进入BM。此外,CX3CR1+ MNCs的TLR通路缺失可消除微生物群对造血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在稳定状态下,MDMs可促进CX3CR1+MNC产生细胞因子来调控BM的造血作用。

原始出处:

Seungwon Lee, et al.Bone marrow CX3CR1+ mononuclear cells relay systemic microbiota signal to control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s in mice.Blood 2019 :blood.2019000495; doi: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19000495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GUT:母体IBD对后代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研究认为,妊娠期母亲IBD导致肠道微生物组成异常,并对婴儿粪便中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造成影响

PNAS:天了个噜,肠道微生物能“吃掉”我们的药物?

研究表明,一种细菌可以耗损左旋多巴(帕金森病的主要治疗药物),从而揭示了微生物组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

除了常规镜检,粪便检测的这7个项目也万万不可忽视!

粪便检测除了常规镜检,还有一些化学或免疫学检测项目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

“伤风宜食,发烧宜饿”?听听来自ASM Microbe 2019上的一些“谣言”

上周,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微生物学会年度会议上(ASM Microbe 2019),来自密歇根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Ada Hagan与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的微生物学家Michael Schmidt针对微生物领域中的一些传言进行了讨论,比如发烧时应不应该饿肚子。这是研究人员们第二年在会议上戳破谣言了。

J Dent Res:老年女性龈下微生物与牙周病之间的关系

目前为止,对于龈下微生物与老年女性牙周病之间的关系所知甚少。这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调查和比较绝经后的老年女性具有健康和不同程度牙周病之间的龈下微生物菌落和它们的核苷酸组成及差异。

Nature:肠道细菌浑身是宝,其分泌物可延缓ALS病程

Weizmann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小鼠身上发现,肠道微生物(统称为肠道微生物群)可能会影响肌萎缩侧索硬化(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