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失眠?可能是你脑子里的多巴胺又调皮了

2016-09-07 佚名 生物探索

导语:近日,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小组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发表一项研究。他们发现与大脑奖赏系统密切相关的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多巴胺能神经环路在睡眠-觉醒周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多巴胺能神经环路在多种行为和情绪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该环路还是大脑奖赏系统

导语:近日,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小组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发表一项研究。他们发现与大脑奖赏系统密切相关的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多巴胺能神经环路在睡眠-觉醒周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多巴胺能神经环路在多种行为和情绪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该环路还是大脑奖赏系统的核心成分,促进动物的生存、繁殖等行为。近日,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小组发现,VTA神经环路在睡眠-觉醒周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

VTA多巴胺能神经环路控制的奖赏系统激励着动物的目的性行为,比如逃离捕食者或觅食,这些行为都是动物觉醒时发生的。但是该神经环路与睡眠-觉醒周期是否有直接联系仍然尚未明确。

在本研究之前,大脑的奖赏和觉醒系统还没有精确的解剖学位置。研究人员认为该研究有着巨大的临床意义。对于制药公司来说,失眠症有着数十亿美元的市场。传统治疗失眠的药物,如地西泮,非特异性地作用于全脑。现在,科学家们发现的这条新的睡眠-觉醒环路为开发特异性更高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可能,这将给失眠患者带来更高质量的睡眠。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显示,大约有25%~30%的美国成年人受到睡眠障碍的影响。此外,睡眠节律紊乱是许多神经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并且加重这些疾病的发展。

从鱼类、青蛙到人,所有脊椎动物的奖赏环路都是相似的。多巴胺在该环路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VTA是大脑多巴胺神经元最集中的地方,VTA的多巴胺神经元末梢投射到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等脑区。NAc是基底前脑的一个较大的核团,在介导奖赏效应的中起着核心作用,对诸如食物,性,毒品等刺激有反应。

研究人员认为,由于许多奖赏环路的激活药物比如苯丙胺,在刺激多巴胺分泌的同时也让使用者处在觉醒状态,因而很自然地去考虑多巴胺是否在睡眠-觉醒周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此前的文献中并没有有力证据表明这两者存在关联。

在本研究中,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实验鼠,刺激、抑制并监控它们VTA脑区多巴胺的分泌情况。并检测小鼠全脑的活动及肌肉张力,以判断小鼠处于睡眠还是觉醒阶段。

VTA多巴胺神经元与睡眠-觉醒周期密切相关

总的来说,当小鼠觉醒时,VTA的多巴胺神经元处于激活状态。当小鼠过渡到睡眠阶段时,其活性下降,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激活多巴胺神经元可以将小鼠从睡眠中唤醒,并保持长时间清醒,即使此时小鼠本应该处于睡眠周期中。而那些VTA没有被过度激活的对照组小鼠,则会利用笼子里颗粒材料筑巢,然后迅速进入睡眠。当研究人员在小鼠活动期抑制VTA多巴胺神经元活性时,即使在有觉醒刺激物存在的情况下,小鼠也会打盹。

抑制VTA多巴胺神经元将促进筑巢行为

通常情况下,将小鼠置于一个不熟悉的笼子中,它们会积极探索新环境。研究人员将VTA抑制的小鼠放入新鼠笼,在进入新笼子的前45分钟,它们在觉醒状态。但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小鼠把探索新环境的时间用来认认真真地筑巢。一旦小鼠们对自己的巢满意了,它们就开始打瞌睡。

研究人员说,这并不是VTA活动抑制时出现的刻板行为。因为,如果把这些小鼠平日里住的笼子里的巢穴移到新笼子里,它们会爬到窝里立刻开始睡觉。

而对照组的小鼠进入到新环境后会在笼子里跑来跑去,它们要么无视那些筑巢材料颗粒,要么把这些小颗粒洒在笼子里到处都是。

研究人员通过录像分析了小鼠进入新环境后的行为,并且将它们在1s内的录像与当时的大脑活动联系起来。研究人员发现,在筑巢时,小鼠VTA脑区的活动明显更低。

研究人员说,众所周知,刺激大脑多巴胺相关环路会增强一些目的性的行为,例如觅食或求偶。但是,本研究发现至少有一种复杂行为不是由于刺激多巴胺环路,而是由于抑制它所产生的。有趣的是,这项行为——筑巢——对老鼠准备睡眠十分重要。

事实上,我们人类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破坏睡眠准备阶段,比如在睡前看电子邮件或者玩游戏,屏幕不仅发光,而且很容易使我们的情绪又兴奋起来。VTA脑区的多巴胺神经环路又被激活,显而易见,这就是为何我们会失眠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睡眠预备阶段往往是很多人睡眠问题的根源。研究人员表示,新发现的这个环路可能成为药物干预治疗失眠的新靶点。

研究人员说,我们有大量多巴胺拮抗药物。如果在恰当时间给予正确剂量且药代动力学特性合适的药物,确保它的药效在适当的时间内能逐渐消失,那么这种药的效果显然比那些强力地作用于全脑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比如安定,要好得多。

研究人员还认为这种靶向作用于VTA多巴胺神经元的药物可以改善那些以失眠为典型症状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双向情感障碍等。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5)
#插入话题
  1. 2023-11-20 ms3000001238859152

    请问原始出处在哪

    0

  2. 2016-09-16 lhl629

    学习了。。。

    0

  3. 2016-09-12 舒心和人

    激素水平对人体的影响很大,感谢分享

    0

  4. 2016-09-12 lhl629

    学习学习。。。

    0

相关资讯

情人节:用医学解释爱情

李宗盛说,爱是一场高烧,思念是好不了的咳。医学生说,爱就是一场化学反应,从医学角度看,恋爱是什么样子的呢?爱的信号—多巴胺(dopamine)平时多巴胺的释放是受抑制的,只有遇到大脑皮层“认可”的异性时,多巴胺才会大量分泌,使人第一次产生“爱”的感觉,多巴胺也被称为“恋爱分子”。多巴胺会令人上瘾。烟民,酒鬼和瘾君子统统与多巴胺数量有关,受多巴胺控制。爱得痴迷—苯乙胺(PEA)当一对情侣坠入爱河,人

Neuroscience发现:首次饮酒将出现神经改变并使其印象深刻

在美国,青年人饮酒很普遍,12-20岁美国青少年饮酒量占全国民众酒摄入量的11%。 国家健康研究所(NIH)统计数据表明,小于15岁的青少年中约35%至少饮用一种酒精饮料,小于18岁的青少年中则有65%至少饮用一种酒精饮料。 尽管青少年比成年人喝酒次数少,但当他们饮酒时,他们会酗酒。事实上,美国青少年饮酒时90%以上的时候都在酗酒豪饮。2014年,870万名12-20岁自诉在上一个月饮酒量超过“几

人一老就不愿冒险?都是多巴胺导致的

伦敦大学学院(下文简称UCL)的一项新近研究发现,老年人不太愿意为了潜在回报而承担风险,这或许由大脑多巴胺水平下降导致。  该研究发表于《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发现老年人在手机应用程序“脑力实验”中更少选择高风险赌博去赢得更多分数。但是,选择高风险赌博来避免失去分数的行为,年轻人与老年人并没有差异。人们通常认为老年人不愿冒险,而该研究进一步显示了老年人避免的风险

Diabetes:大脑异常的奖赏系统或是导致肥胖的罪魁祸首

不健康的饮食被认为是肥胖发生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大脑奖赏系统的损伤或是机体对甜食渴望的罪魁祸首。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年龄以及奖赏相关的化学物质多巴胺受体的水平,可影响正常体重人群偏好甜食,而不仅仅是肥胖的人群。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共招募了44名年龄在20-40岁的成年人。共有24名肥胖者(定义为BMI≥30)。所有参与者摄入一些饮料,每种饮料的糖含量不同,记录参与者所喜爱的饮料。然

JAMA Psychiatry:哌醋甲酯治疗ADHD对人体多巴胺系统的影响具有年龄依赖性

虽然许多孩子接受盐酸哌甲酯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但是关于哌醋甲酯的年龄依赖性及其对人体多巴胺系统可能的持续影响却鲜为人知。 本研究旨在确定哌醋甲酯对多巴胺能系统的影响是否会受年龄影响,并检验这一假设——哌甲酯治疗儿童ADHD患者可诱导对多巴胺反应的脑血流量的持续作用。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纳入标准为男性,年龄10-12岁或23-40岁,和兴奋剂治疗幼稚状态。使用

人为什么会出轨?是有科学道理的

背叛你的另一半几乎在所有的文化中都是禁忌,然而它可以给电影情节添加别样风味,也给无数关于心碎的歌曲带来灵感,但是人们为什么会出轨呢?这背后有科学道理吗?只有约3%的哺乳动物是一夫一妻制,这意味着他们只会与一名伴侣长相厮守一生,而人类就属于这一类。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它建立了一个优势,一方可以保护年幼者,而另一方寻找食物并提供资源。但不知何故,劈腿族或出轨是一个相当常见的人类行为。实际上,多巴胺受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