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筛查异常应尽早做肠镜检查

2022-09-08 消化界 消化界

粪便隐血检测或粪便免疫化学检测异常的患者,随着进行结肠镜检查间隔时间的延长其结直肠癌的发生和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因此推荐筛查结果异常的患者1年内进行诊断性结肠镜检查,这有助于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

结直肠癌是美国成年人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研究显示癌症筛查可降低结直肠癌相关发生率和死亡率1,2。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推荐了几种结直肠癌预防和早期发现的筛查方式,包括粪便免疫学检测和粪便隐血检测2。这两种测试均为无创检测,尤其是在当今新冠全球大流行的状况下,粪便免疫学检测逐渐增多3,4。若无创检查异常还需要进行诊断性结肠镜检查。然而何时进行诊断性结直肠镜检查尚未确定。

2021年5月Gastroenterology杂志发表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以明确筛查异常患者进行诊断性结直肠镜检查的合适时机5。

该研究纳入204,733名1999年至2010年粪便隐血检测(FOBT)或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异常的患者,这些患者年龄在50-75岁之间,中位随访时间9.2年。这期间共确诊6906名结直肠癌患者,1709名患者因结直肠癌死亡。

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在粪便筛查异常1-3个月后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在13-15个月、16-18个月、19-21个月及22-24个月后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其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分别显著升高13%、25%、28%及26%;在19-21个月及22-24个月后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结直肠癌死亡风险分别显著升高52%及39%。在16-18个月,19-21个月及22-24个月后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诊断为晚期结直肠癌的风险分别显著升高33%,51%及66%(见图1)。

由此可见,粪便隐血检测或粪便免疫化学检测异常的患者,随着进行结肠镜检查间隔时间的延长其结直肠癌的发生和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因此推荐筛查结果异常的患者1年内进行诊断性结肠镜检查,这有助于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

这些研究结果扩展了目前有关粪便检测异常患者诊断性随访临床意义的相关知识。今后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如何克服筛查异常患者进行诊断性肠镜检查的障碍,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常规检查和随访检测。

作者:消化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面对“男女有别”的癌症,不同性别如何针对性预防?:内附男女癌症筛查推荐时间表

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居男性新发癌症病例数的前五位。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宫颈癌和甲状腺癌居女性新发癌症病例数的前五位。

Science子刊:生物钟紊乱可直接加速结直肠癌进展!

他们还证明了环境对生物钟的破坏会加速APC突变,从而增加了GEMM小鼠模型中的肿瘤负担。

BMC Cancer: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对直肠癌患者生存的影响

结果显示,与ARB使用者和非RASI使用者相比,ACEI使用者的总生存率明显较差。 与ACEI使用者相比,ARB使用者组的无病生存(DFS)更好。

胰岛素过来背锅!高胰岛素水平可使无T2DM人群的这种结直肠癌前病变风险增加3成!

Medicine (Baltimore):胰岛素水平与结肠腺瘤风险相关,而非腺瘤性息肉:一项基于医院的回顾性研究

超加工食品增加结直肠风险?对!但又不完全对...美国三大队列超20万人研究告诉你真相!

BMJ:超加工食品消费与男性和女性结直肠癌风险的关联:来自三项前瞻性美国队列研究的结果

BMJ:超加工食品、含糖饮料增加男性结直肠癌风险,而酸奶降低女性结直肠癌风险

食用超加工食品与女性结直肠癌风险之间没有关联。这可能是因为女性食用的超加工食品的成分与男性不同,像酸奶这样的超加工食品可能会抵消其他类型超加工食品对女性的有害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