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大数据与信息化建设:为患者安全保驾护航

2018-06-30 康玥 健康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于2018年4月28日发布,此前2天的4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中日友好医院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和医院互联网医疗服务情况。凭借在互联网+医疗健康方面的亮眼表现,中日友好医院引起业界瞩目。6月27日,“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医院管理中国行系列活动之“患者安全与智慧医疗”论坛在中日友好医院召开。水石相映的南花园,古色古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于2018年4月28日发布,此前2天的4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中日友好医院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和医院互联网医疗服务情况。凭借在互联网+医疗健康方面的亮眼表现,中日友好医院引起业界瞩目。

6月27日,“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医院管理中国行系列活动之“患者安全与智慧医疗”论坛在中日友好医院召开。水石相映的南花园,古色古香的会议厅内,中日友好医院介绍了医院在信息化建设及互联网医疗方面的实践,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分享了患者安全和精益化管理方面的做法。

孙阳:建设智慧医院 需要国际交流

作为国务院《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的发布者之一,中日友好医院院长孙阳积极推动中日友好医院信息化建设。医院在远程医疗方面一直走在前列,较早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联系起各地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并将互联网远程医疗与培训相结合,注重发挥推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医疗业务的融合应用,建立了区域和专科医联体,大力推进分级诊疗模式,方便了患者就医。

孙阳强调,把患者安全工作做好,除了推行各种先进理念,运用大数据进行精益化管理,利用卫生技术评估患者安全必不可少。中美两个国家两种体制,面临的具体问题虽不一样,经验却可以互相借鉴。

石磊玉:患者安全与医疗卫生技术评估应用

患者安全是几乎每个国家医改中都会面临的挑战。当卫生资源(人力和财务)欠缺时,患者安全经常会被忽视。患者安全主要涉及过度医疗、医疗服务不足、医疗差错三个问题。通过消除医疗失误及差异,保障卓越的临床质量,提高医疗效率和价值,创造重视合作、问责和组织学习的文化,可以减少可预防性伤害和医疗服务浪费,改善临床结果和患者体验。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终身教授石磊玉认为,仅仅做到患者安全还不够,更要注重整个医疗过程中的质量,达到“安全、有效率、有效果,及时、平等、以患者为中心”的目标。卫生技术评估是确保患者安全和质量的重要工具。

石磊玉还表示,患者安全需要医患共同参与,做出共享决策:医生向患者提供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案,患者倾诉,医生倾听;患者讲述自己的偏好,医疗人员解释选项及利弊,并支持患者思考,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同手术刀与药品一样,是医疗过程中的重要工具。”石磊玉说。

阚宏钧:利用医院大数据进行精益化管理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疗卫生政策与管理系教授阚宏钧表示,要管理人群健康,改善医疗成本及质量,必须采纳人群健康信息技术。在美国,医保赔付单曾是健康数据的主要来源,现在电子健康记录取而代之,未来5年将是美国和全球人群健康信息学大发展的时期。

阚宏钧介绍了约翰霍普金斯的ACG系统:临床就医的诊断、实验室结果、生命体征、病史与家族史、处方、自由文本等电子健康记录正在集成到该系统中,每年在美国的几乎每一个州以及16个国家,采用系统管理数十亿美元的医疗费用。在各大洲,多达1亿患者的医疗过程采用系统进行管理和监控。超过700篇同业审查学术文章使用该系统。

阚宏钧还说,卫生数据科学是人群健康管理的未来机遇,人群健康的深入发展需要数据科学的支持。

丁晶宏:医院信息化建设之路

中日友好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丁晶宏介绍了中日友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情况:第一阶段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第二阶段以EMR临床应用建设为核心,第三阶段重点将是智慧医疗、互联网医院和大数据应用。

大数据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尚不成熟,数据获取、存储、计算、分配、挖掘、呈现、安全都有大量工作要做。中日友好医院对50个系统、30家运维厂家做了若干接口,旨在解决数据孤岛的问题。

中日友好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医院,作为国家互联网医院的示范点,同时与清华、北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学术机构开展交流合作,重构管理服务流程和运维服务方式。互联网医院带来的不仅是信息流程的重构,手机APP、健康体检、院内导航、预约挂号、满意度测评,更是对整个医疗流程的重建和再造。

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开展智慧医疗,中日友好医院身体力行:皮肤科已经把AI技术用于皮肤病的辅助诊断,未来AI技术还将用于影像辅助诊断,提供临床决策支持。丁晶宏表示,建设智能化、一体化、协同、开放的院内信息系统之路,中日友好医院将不断前行。

远程医疗的“国家队”

作为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疗的领跑者,中日友好医院国家远程医疗协同平台现已覆盖全国的融合通信视讯体系,集成专科远程门诊、远程诊断、学术交流、远程查房和远程教育培训等6大类特色业务,能够对省市县乡村各级医疗机构实现快速覆盖,有效支撑医联体与分级诊疗建设,现已连通32个省市3000家医院,远程会诊诊疗量超过6000人,为患者节约综合就医成本约7000余万元。

国家远程医疗协同平台的启动,标志着全国资源整合新机制的开始,依靠国产技术的自主创新优势,真正利用信息技术便民惠民,并带动基层医院学科建设,提升基层临床诊治能力,引领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疗卫生实践向规范、有序、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

作者:康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