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Tran Med:科学家发现治疗乳腺癌失败的又一大因素

2018-03-15 白木清水 来宝网

肥胖--已知会降低几种癌症的存活率,可能解释了血管生成抑制剂在治疗乳腺癌方面的无效性。一个研究小组首次发现,肥胖和肥胖相关的分子因素似乎在乳腺癌患者和两种小鼠模型中诱导了对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抗性。 他们在“科学转化医学”中的报告还详细介绍了与这种耐药相关的特定肥胖相关因素,并概述了可能会克服它的潜在治疗策略。

肥胖--已知会降低几种癌症的存活率,可能解释了血管生成抑制剂在治疗乳腺癌方面的无效性。一个研究小组首次发现,肥胖和肥胖相关的分子因素似乎在乳腺癌患者和两种小鼠模型中诱导了对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抗性。 他们在“科学转化医学”中的报告还详细介绍了与这种耐药相关的特定肥胖相关因素,并概述了可能会克服它的潜在治疗策略。

“总体而言,我们的临床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癌症亚型的不同,肥胖会通过产生几种炎症和促血管生成因子,促进乳腺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的耐药性,”Joao Incio博士说。 “针对这些阻力因素可能会在乳腺癌治疗中重新使用抗血管生成疗法。”

近70%的乳腺癌患者在诊断时超重或肥胖,已知乳腺肿瘤含有相当大比例的脂肪组织。除了VEGF之外,肥胖还与炎症和血管生成因子的水平增加有关,其可以促成抗VEGF抗性。目前的研究旨在通过增加这些因子的产生来研究肥胖促进抗乳腺癌抗VEGF治疗的假设。

该研究小组首先分析了99例乳腺癌患者贝伐单抗的临床试验数据,首先是单独治疗,然后是化疗,这表明抗vegf治疗只对一小部分患者有益。研究人员发现,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5或以上的参与者(BMI)为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其诊断结果比BMI低于25的患者平均高出33%。

此外,体内脂肪含量较高的患者的肿瘤样本的血管供应减少,这可能会干扰对化疗的反应。白细胞介素6 (IL-6)、促炎性分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FGF-2)是一种促血管生成分子,在高BMIs患者中升高,这些因素在脂肪细胞(脂肪细胞)和肿瘤周围的其他细胞中表达。

在两种小鼠乳腺癌模型中进行了多项实验,其中一种是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癌症,另一种是三阴性的癌症——支持了这些临床研究结果的意义。

原始出处:

Joao Incio, Jennifer A. Ligibel, Daniel T. McManus, et al. Obesity promotes resistance to anti-VEGF 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by up-regulating IL-6 and potentially FGF-2.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8).

作者:白木清水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9-01-29 bsmagic9140
  2. 2018-03-15 131****2916

    不错的文章值得推荐

    0

  3. 2018-03-15 有备才能无患

    肥胖--已知会降低几种癌症的存活率.可能解释了血管生成抑制剂在治疗乳腺癌方面的无效性.一个研究小组首次发现.肥胖和肥胖相关的分子因素似乎在乳腺癌患者和两种小鼠模型中诱导了对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抗性.

    0

相关资讯

Nature:针刺疗法:癌症患者的止痛良方还是安慰剂?

一项大型研究表明,针刺或能缓解患癌女性因治疗引起的疼痛。

专访:柳光宇:为乳腺癌患者重塑“完整”人生

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午的门诊号一直看到下午不是什么新鲜事。作为乳腺外科主任医师,柳光宇忙着看诊、忙着查房、忙着手术。用一位患者的话说,就是看着“挺心疼”。这位患者和他接触不过两个月,从门诊到手术直到现在选择化疗方案,“柳医生不喜欢拐弯抹角,有什么问题就直接问,他会站在你的立场上帮忙解决。”让重塑的乳房有“感觉”乳腺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在肿瘤医院已经超过90%,这要归功于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

Nat Commun:ctDNA检测有助于预测药物对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性

循环肿瘤DNA(ctDNA)是肿瘤活检的一种替代指标,可用于评估驱动基因突变,如肺癌中的EGFR,还可以评估多发转移患者的克隆演变。目前多是用于癌症早期筛查研究。最新一项研究发现,ctDNA检测可以预测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对CDK4/6抑制剂palbociclib 的反应。

JCO:仅有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结局有何不同?

目前仅有骨转移(BO)的乳腺癌患者(MBC)的比例和结局尚未很好描述其特征。而近日在著名肿瘤学杂志JCO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则试图描述BO的MBC患者在临床试验中的不同结局,并探讨研究者与盲法独立中央评估之间是否存在放射学读数差异。

乳腺癌须“分类而治”,贫困地区女性健康项目在沪启动

目前,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急速增长态势,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42.55/10万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其中,每年偏远贫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约9.8万,占农村全部女性乳腺癌发病的14.11%。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任国胜教授介绍,从病理上来看,乳腺癌包含四种分子亚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以及三阴性乳腺癌,确诊乳腺癌的患者应当及早进行分子病理检测

Adv Funct Mater:肿瘤选择性仿生纳米粒可抑制乳腺癌原位瘤生长及肺部转移

乳腺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传统化疗依然是临床治疗乳腺癌原发瘤及转移灶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化疗药物缺乏针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导致严重毒副作用,极大限制了化疗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