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Clin Oncol:强化局部放疗可改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疾病控制

2021-01-29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体外放射疗法(EBRT)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剂量反应关系已有概述。全前列腺剂量最高增加至80 Gy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本研究旨在研究EBRT对肉眼可见肿瘤的病灶强化是否能提高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化无

体外放射疗法(EBRT)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剂量反应关系已有概述。全前列腺剂量最高增加至80 Gy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本研究旨在研究EBRT对肉眼可见肿瘤的病灶强化是否能提高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化无病生存期(bDFS)。

这是一项III期、多中心、随机对照的前列腺癌局部病灶消融性MicroBoost试验,在2009-2015年间招募了571名中高危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组后,标准治疗组的患者整个前列腺接受了77 Gy(2.2 Gy/次)的放疗。病灶强化组同时接受了高达95 Gy(最高2.7 Gy/次)病灶强化放疗。主要终点是5年bDFS。次要终点是无病生存率(D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前列腺癌特异性生存率、总体生存率、毒性和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

中位随访了72个月。病灶强化组的生化DFS显著高于标准治疗组(危险比0.45,95% CI 0.28~0.71,p<0.001)。随访5年时,强化组和标准组的bDFS分别为92%和85%。前列腺癌特异性存活率和总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分别为0.49和0.50)。标准组2级及以上晚期泌尿生殖系和胃肠道毒性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3%和12%,而强化组的分别为28%和13%。两组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的差异同样很小,没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对于前列腺内肿瘤病灶进行强化放疗,可在全前列腺标准体外放疗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局部中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bDFS,且不会影响毒性和生活质量。该研究表明,病灶聚焦放疗增强策略可在不违背高危器官剂量限制性的同时改善肿瘤控制的方法有效且安全。

原始出处:

Kerkmeijer Linda G W,Groen Veerle H,Pos Floris J et al. Focal Boost to the Intraprostatic Tumor in 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 Results From the FLAME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J Clin Oncol, 2021, undefined: JCO200287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ell Death & Disease:EHF的缺失促进了治疗诱导的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的发展

雄激素阻断疗法(ADT)后的治疗诱导的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t-NEPC)的高侵袭性亚型越来越多,其特点是神经内分泌分化(NED)和雄激素受体(AR)独立。然而,t-NEPC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

Cancer Gene Therapy:CHD1缺失对R0切除的前列腺癌患者的无转移生存产生负面影响并促进体内自发转移

前列腺癌(PCa)患者的治疗结果变化很大,取决于是否发生远处转移。多条染色体缺失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后的早期肿瘤标志物PSA复发(生化复发,BCR)有关,但其对远处转移形成的潜在作用在很大程度

Prostate Cancer P D:尿液精胺和多变量精胺风险评分可预测高等级前列腺癌

最近,有研究人员调查了尿精胺和精胺风险评分在预测高等级前列腺癌(HGPCa,ISUP等级组≥2)中的作用。

Nature Cell Biology:单细胞分析揭示人类前列腺癌进展机制

前列腺癌显示出明显的临床异质性,表现为空间和克隆基因组多样性。而前列腺肿瘤的转录组异质性却理解甚少。

Oncogene:MAOA能够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周神经侵袭

周神经侵袭(PNI)是一种病理特征,定义为癌细胞在神经内、周围和通过神经的侵袭,是前列腺癌(PC)不良预后和生存期的指标。尽管PNI的临床意义受广泛认可,但其分子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J Nucl Med:放射性药物177DOTA-ZOL治疗骨转移瘤的安全性和剂量评估

与其他放射性药物相比,177Lu-DOTA-ZOL治疗成骨细胞骨转移瘤是安全的,并且具有良好的治疗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