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两次VIA检查价值大

2012-05-17 鲍爱宁摘编 医学论坛网

  最近,辽宁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新密市妇幼保健院、襄垣县妇幼保健院的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显示,宫颈癌筛查中,两次醋酸染色肉眼观察(VIA)检查不仅可以明显提高单次VIA检查的灵敏度,还可以发现单次VIA检查漏诊的高度CIN病例。两次VIA在未绝经女性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优于绝经组。该研究发表于2012年第4期《中国肿瘤》。   该研究旨在探讨两次VIA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最近,辽宁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新密市妇幼保健院、襄垣县妇幼保健院的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显示,宫颈癌筛查中,两次醋酸染色肉眼观察(VIA)检查不仅可以明显提高单次VIA检查的灵敏度,还可以发现单次VIA检查漏诊的高度CIN病例。两次VIA在未绝经女性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优于绝经组。该研究发表于2012年第4期《中国肿瘤》。

  该研究旨在探讨两次VIA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崔晓莉等研究人员于2011年对2463名河南省新密市25~65岁的妇女进行HPV检测、VIA的联合筛查,对任一筛查阳性者和10%随机抽取的筛查阴性者共855名妇女进行第二次VIA和阴道镜检查。

  结果,最终完成两次VIA、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的855名妇女,其中未绝经组561人,绝经组294人。未绝经组和绝经组第一次VIA的阳性率分别为19.8%(111/561)和7.1%(21/294),灵敏度分别为59.1%和20.0%,特异性分别为81.8%和93.6%。未绝经组和绝经组进行第二次VIA的阳性率分别为15.7%(88/561)和5.8%(17/294)。未绝经组和绝经组进行两次VIA检查总的阳性率分别为27.3%和10.2%,两次VIA检查并联的灵敏度分别为81.8%和40.0%,特异性分别为75.0%和91.4%。未绝经组通过两次VIA检查比单独一次VIA检查多发现5例CIN2+的漏诊病例(1例CIN2,4例CIN3),绝经组通过两次VIA检查比单独一次VIA检查多发现3例CIN3的漏诊病例。



    

作者:鲍爱宁摘编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Lancet:宫颈癌与乳腺癌发病现状堪忧

  美国学者近期一项系统分析显示,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发病率堪忧,各国政府应制定更多的政策以进一步建立降低乳腺癌和宫颈癌发病率的健康体系,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论文发表于《柳叶刀》[The Lancet 2011, 378(9801):1461]杂志。   该研究纳入了世界1980-2010年的癌症死亡、发生以及尸检的记录数据。结果显示,全球乳腺癌的年发病率从1980年的64.1万例增至2010年的1

COX-2抑制剂或能预防宫颈癌发病

非洲、加勒比海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女性被诊断有宫颈癌的几率非常高,并且其死亡率也一直居高不下。西半球HIV感染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就是海地,同时海地也是世界上宫颈癌发生几率最高的地区。在海地,罹患侵袭性宫颈癌是感染HIV女性患者死亡的普遍原因。 最近,一项由纽约长老会医院/韦尔康奈尔医学中心的研究者联合纽约、海地和卡塔尔的癌症专家所进行的研究证实: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对非洲、加勒比海以及

BMJ:定期宫颈抹片筛查可显著提高宫颈癌治愈率

近日,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女性定期接受宫颈抹片筛查可使宫颈癌治愈率由66%升高至92%。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 研究者对1999~2001年期间1,230例被诊断为宫颈癌的女性平均随访8.5年,旨在确定通过筛查发现宫颈癌究竟是能够改善预后,还是仅能早期诊断而不能推迟死亡。研究者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即筛查发现

PLoS One:精浆增强子宫颈癌细胞增殖以及肿瘤生长

在撒哈拉南部非洲,宫颈癌是一种主要引起妇女死因的癌症。广泛的证据表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引起。虽然绝大多数的HPV的感染是自然感染的,根除感染细胞的失败被表明会促进病毒存留以及肿瘤发生。 紧跟着致瘤性转化,通过直接或者是体循环的方式暴露在炎症因子中时,可能会增强宫颈上皮细胞疾病的发展。总所周知,精浆(SP) 包含了大量的炎症介质,它们都被鉴定为肿瘤生长有关的调

宫颈癌术后适形调强放疗急性不良反应率低

  最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分院放疗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的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显示,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相比,虽然局部控制率相似,但急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