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cations Biology:血液检测诊断“恶性脑瘤”,侵入性更小、结果更快

2019-08-29 顾露露 生物探索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原发性脑肿瘤的一种,占所有脑恶性肿瘤的16%,死亡率极高。对于这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就是和时间进行赛跑。


图片来源:Science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原发性脑肿瘤的一种,占所有脑恶性肿瘤的16%,死亡率极高。对于这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就是和时间进行赛跑。

近日,英国苏塞克斯郡科学家传来了好消息——他们在体液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发出胶质母细胞瘤的信号。

与正常的健康细胞相比,癌症生物标志物是在癌细胞中发现或过表达的一种分子。生物标志物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疾病的生物特征,因为它们的存在表明体内存在癌症。

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Biology》杂志上发表的这篇新论文中,来自苏塞克斯大学Georgios Giamas教授和他的团队发现,由胶质母细胞瘤和基质细胞产生的小的细胞外囊泡是肿瘤体内发生的细胞间通信的核心。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细胞外囊泡水平更高。这表明,细胞外囊泡内含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诊断和随访。

目前,活体检查是诊断胶质母细胞瘤的方法之一。所谓脑部活体检查指的是从脑部取出一块组织,并对其进行癌细胞检查。一般来讲,若患者的影像学测试显示有脑肿瘤的存在,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脑活检。这种活检方式对患者来说,既是侵入性的,也是痛苦的,而且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结果。


Georgios Giamas

“目前,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前景黯淡。作为最具侵袭性的脑肿瘤,该疾病患者存活率很低。”Georgios Giamas表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有关标志物的更多信息,这些标志物可以指示胶质母细胞瘤的存在。事实上我们已经能够识别出与细胞外囊泡相关的标记物,这表明将来有可能使用体液检测肿瘤。”

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正在研究开发液体活组织检查的可能性,比如血液检测,以发现其他类型的癌症(如胰腺癌)。液体活组织检查不需要从各自的器官中取组织,只需要医生提取少量血液样本,并检测一系列有助于识别肿瘤亚型的生物标志物。

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Thomas Simon博士强调说:“液体活组织检查对于患者来说意味着侵入性更少,而且结果更快——对于那些恶性肿瘤严重缩短预期寿命的患者来说,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胶质母细胞瘤有三种亚型,它们都具有包含不同信息的生物标志物。研究人员对这些特征了解得越多,就可以做更多的工作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根据癌症的亚型来个性化治疗。

Giamas教授实验室的博士生、该研究的合着者Rosemary Lane补充说:“胶质母细胞瘤亚型对患者的预后和个体化治疗至关重要。我们能够在细胞外囊泡中识别出这些分子差异,这一事实非常令人兴奋,对未来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大意义。”

Giamas教授的团队的下一步将是测试和验证这些新发现的生物标志物在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的存在。未来,这项技术最终可能成为诊断胶质母细胞瘤的一种选择。

原始出处:Rosemary Lane, Thomas Simon, Marian Vintu, et al.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can be used as a biomarker reservoir for glioblastoma tumor subtyping. Communications Biology. 19 August 2019

作者:顾露露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研究:儿童自闭症可通过血液检查得知 准确度达 88%

虽然在 2017 年 8 月就有研究显示,自闭症谱系病 (ASD) 可通过血液检查检测出来,且准确度高达 97%,但部分卫生机构却认为这一成果存在问题。仁斯利尔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授尤根•赫尔 (Jurgen Hearn) 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在重新进行试验后宣布,通过血液检查可以检测出患有自闭症谱系病的儿童,且准确度为 88%。

J Clin Invest:新型血液检测手段或能准确“读取”患者机体的生物钟 时间疗法有望被推广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Charite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血液检测手段,其或能帮助确定一个人机体的内部生物钟状态,一旦研究人员知道了患者机体内部的昼夜节律钟,或许就能够在一天的特定时候给患者用药,相比标准疗法而言,这种策略或许能够让疗法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同时还能降低副作用的发生。

Anesth Analg:术前常规血液检查时机与术后30天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关系

ASA分级I-II级的患者,其实验室检查延长至术前2个月并不增加术后30天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和死亡风险,这表明并不需要在术前短时间内复查其实验室检查结果。

提升体验 捍卫品质 美年大健康实现血液检测全程追踪管理

随着消费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升,医疗机构也进一步向着“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理念转变,注重医疗服务品质和内涵提升。近期,为了进一步解决消费者在体检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医疗服务品质,美年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年大健康”)打造了血液样本追踪系统,消费者只需简单通过扫描导引单上的二维码,即可及时跟踪了解血液样本的运转及检测状况。 “血液样本追踪系统”页面 消费者来体检中心体检的时候

PNAS:“人未工作身先累”?斯坦福科学家为十年患病儿子,找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科学证据

“人未工作身先累?”的症状通常都被认为是逃避工作的“懒惰”,而头痛、记忆力减退也被认为是为“懒惰”找的借口,这种情况让患有慢性疲劳症的人感觉太委屈。

日本研发出用一滴血检测多种癌症的技术

据《日本经济新闻》6月11日报道,日本东丽将在2019年内针对只用一滴血就能发现各种癌症的检测方法,向日本厚生劳动省申请制造销售许可。如果被选为优先审查对象,很可能最早在2020年获批。该方法有望尽早发现胰腺癌等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