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 Ther:在rd1小鼠模型和灵长类视网膜外植体中重组AAV不同的倾向性研究!

2017-09-09 cuiguizhong MedSci原创

英国牛津大学眼科实验室的Hickey DG近日在Gene Ther发表了他们团队近期的一项工作,他们比较了三种AAV载体分别在视网膜退化小鼠模型(rd1小鼠)、猕猴和人视网膜外植体的中转导效率及转导的细胞类型。

英国牛津大学眼科实验室的Hickey DG近日在Gene Ther发表了他们团队近期的一项工作,他们比较了三种AAV载体分别在视网膜退化小鼠模型(rd1小鼠)、猕猴和人视网膜外植体的中转导效率及转导的细胞类型。

腺相关病毒(AAV)可以对特定的视网膜细胞类型,通过手术玻璃体内或视网膜下等不同递送途径进行,目前关于腺相关病毒(AAV)载体的研究有很多争议。这项研究比较了迄今为止最有效的三种AAV载体分别在视网膜退化小鼠模型(rd1小鼠)、猕猴和人视网膜外植体的中研究情况。

他们研究发现,由普遍存在的启动子驱动的GFP被包装在三个AAV衣壳蛋白:AAV2 / 8(Y733F),AAV2 / 2(quad Y-F)和AAV2 / 2(7m8)中。AAV2 / 2(7m8)可以最大限度的转导到视网膜上,引起的GFP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AAV2 / 2(quad Y-F)和AAV2 / 8(Y733F)。 无论是在玻璃体内还是视网膜下注射,AAV2 / 2(7m8)和AAV2 / 2(quad Y-F)具有相似的转导结果。与视网膜下注射相比, AAV2 / 8(Y733F)在玻璃体内注射时视网膜面积明显减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水平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在小鼠视网膜中表达相对高水平的GFP,然而,视网膜无长突细胞表达较低水平的GFP,并且双极性细胞多不被转导。锥形细胞是猕猴视网膜外植体中最常见的转导细胞类型,而Müller细胞是人视网膜外植体中主要的转导细胞类型。

因此,他们认为,在测试的AAV亚型中,AAV2 / 2(7m8)在小鼠视网膜、猕猴和人视网膜外植体中可以转导一系列细胞类型,具有最好的转导效率。

原文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cuiguizho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 Immunol: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相关

Immunity: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相关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一个主要原因。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是由活化的T细胞所引起,但是具体的哪个部位的T细胞最先激活以及如何激活的尚未可知。8月18日发表于Immunity 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产生一种仿视网蛋白的分子,这种分子极有可能会激活T细胞导致疾病的发生。“鉴于共生细菌的种类之多,如果它们可以模仿视网膜蛋白,那么它

N Engl J Med:自体诱导干细胞产生的视网膜细胞用于治疗黄斑变性

研究人员评估了在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中,移植从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中分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片的可行性。iPSC从两名晚期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产生,并分化为RPE细胞。RPE细胞和共同来源的iPSC经过严格的测试。在其中一位患者中进行包括去除新生血管膜,并在视网膜下移植自体iPSC衍生的RPE细胞片的手术。手术后1年,移植片保持完整,矫正视

Cell Death Differ:研究表明鱼油成分有助于受损大脑和视网膜细胞的存活

由新奥尔良医学院LSU健康神经科学中心主任兼教授Nicolas Bazan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表明,由DHA制造的信号分子NDP1可以激发在大脑和视网膜中产生的一种抗有毒自由基和脑、视网膜损伤的保护性蛋白质的生成。在缺血性卒中和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实验模型中进行的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的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