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制定靶向药物使用顺序,使mCRC患者获益很大化

2017-07-19 陈治宇 中国医学论坛报

回顾临床前研究数据显示,肿瘤细胞发生获得性抗-EGFR单抗耐药后,VEGF的表达及释放均上升。因此,既往曾接受抗-EGFR单抗治疗的肿瘤细胞可能对抗-VEGF单抗的治疗更为敏感。那么一线接受化疗联合抗-EGFR单抗治疗的mCRC患者,二线换用含贝伐珠单抗治疗方案会取得更优的疗效表现吗?抑或一线接受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二线换用含抗EGFR单抗方案更优?近年ASCO及ASCO GI上公布的研究探讨了这

回顾临床前研究数据显示,肿瘤细胞发生获得性抗-EGFR单抗耐药后,VEGF的表达及释放均上升。因此,既往曾接受抗-EGFR单抗治疗的肿瘤细胞可能对抗-VEGF单抗的治疗更为敏感。那么一线接受化疗联合抗-EGFR单抗治疗的mCRC患者,二线换用含贝伐珠单抗治疗方案会取得更优的疗效表现吗?抑或一线接受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二线换用含抗EGFR单抗方案更优?近年ASCOASCO GI上公布的研究探讨了这一问题,结果可为临床实践提供一些思路。

2016年ASCO GI公布了一项在日本Aichi Cancer Center Hospital进行的回顾性分析,共纳入123例在2007年4月到2015年4月间就诊的KRAS基因野生型mCRC患者,按一线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3组:抗-EGFR单抗组(E组,n=35)、贝伐珠单抗组(B组,n=58)及无靶向治疗组(C组,n=30)。其中男性73例、女性50例;患者平均年龄59岁;111例患者二线治疗方案为FOLFIRI联合贝伐珠单抗;12例患者为FOLFOX联合贝伐珠单抗。评价指标包括二线治疗反应率(R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研究结果显示,抗-EGFR单抗组、贝伐珠单抗组及无靶向治疗组对含贝伐珠单抗二线治疗方案的反应率分别为30.0%、10.5%和21.2%,抗-EGFR单抗组和贝伐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3);中位PFS分别为8.1、5.9和6.9个月,抗-EGFR单抗组和跨线贝伐珠单抗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2),三组在OS上未见显着差异。纳入病理分型、PS评分、一线治疗方案、合并腹膜转移、LDH水平和一线治疗PFS等基线因素的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一线抗-EGFR单抗组患者二线使用贝伐珠单抗的PFS显着优于一线贝伐珠单抗组(HR = 2.15, p = 0.02),说明一线采用抗-EGFR单抗治疗是影响二线使用贝伐珠单抗PFS的独立因素。本研究提示mCRC患者一线采用含抗-EGFR单抗、二线含贝伐珠单抗治疗的策略,疗效可能优于一线并跨线含贝伐珠单抗方案。而之前有回顾性分析结论显示,如果mCRC一线治疗采用含贝伐珠单抗方案,二线换用含抗-EGFR单抗方案疗效会有所降低。

ASCO 2017年会发表的另外一项研究摘要(摘要号3546)结论也证实在用药顺序上贝伐珠单抗用于mCRC二线治疗较用于一线治疗在PFS方面表现更优。该项分析基于既往发表的ITACA策略性研究,共纳入175例接受了二线治疗的mCRC患者,按治疗顺序分为两组:一线单纯化疗、二线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组和一线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二线单纯化疗组。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相比,贝伐珠单抗用于一线治疗时患者进展风险降低10%(HR = 0.90);贝伐珠单抗用于二线治疗时进展风险降低36%(HR = 0.64)。该研究为mCRC最佳整体治疗策略的布局又提供了新的线索,即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用于二线治疗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


△ 3546研究结果 △

ASCO 2017年会上公布的另外一项摘要(摘要号3525)进一步证实将抗-EGFR单抗用于mCRC一线治疗会给后续二线治疗带来更多的PFS(PFS2nd)和OS(OS2nd)获益,该项在FIRE-3研究数据基础上进行的后续分析共纳入了272例RAS野生型mCRC患者,109例患者一线治疗方案为FOLFIRI联合西妥昔单抗,97例为FOLFIRI联合贝伐珠单抗。分析结果显示,一线采用FOLFIRI联合西妥昔单抗方案治疗的患者在PFS2nd和OS2nd上获益更多。同时该研究结果提示肿瘤原发部位对mCRC二线靶向治疗的疗效同样具有预测作用。



△ 3525研究结果 △

目前关于mCRC靶向治疗用药顺序尚无III期研究数据,但有一些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例如Jaccro cc-13AR研究、STRATEGIC-1研究,期待这些结果会在靶向治疗用药顺序方面给我们更多提示,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

综上研究我们可以初步推断,对于(K)RAS基因野生型的mCRC,将抗-EGFR单抗用于一线,贝伐珠单抗方案用于二线治疗似乎是更为合理的临床治疗顺序,为整体治疗疗效最大化提供了更多可能。

作者:陈治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7-08-23 yxch36
  2. 2017-07-28 lou.minghong

    学习谢谢分享!

    0

  3. 2017-07-21 ylzr123

    感谢小编为我们精心准备了如此精辟的精神大餐,小编辛苦了,点个赞吧!

    0

相关资讯

再新医药靶向抗肿瘤新药CM118进入临床研究

今年上半年收到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出的临床批件,并在9月份正式启动了临床研究。

Int J Cardiol:这个简单指标还可预测肺高压患者预后

阜外医院荆志成等研究发现,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可预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基线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高或者在靶向药物治疗期间的直接胆红素水平无明显降低的患者死亡率高。研究者对 404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随访40个月期间,153 例患者死亡。数据显示,死亡患者的基线直接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高于生存者。本研究中,近 92%的患者接受了靶向药物治疗。研究者发现,生存的肺高压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直接胆红素水平

恶性黑色素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melanoma)是起源于胚胎期神经嵴的恶性肿瘤,其恶性度极高,预后较差。可发生于皮肤、眼球、消化道、生殖系统等部位,但其中以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最常见。由于恶性黑色素瘤恶性度高,易于早期转移,即使早期进行根治手术,患者5年生存率也低于70%。免疫靶向治疗与传统化学疗法相比优势明显,因而日益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方向。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himericantigen

J Clin Onco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口服靶向药物治疗的经济负担

专家点评:花费确实太高,毕竟,WHO规定生命调整至两年的可负担的费用是一个GDP。

Cell Res:上海生科院等设计出高效**基因靶向整合的新策略

5 月 19 日,《细胞研究》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运用 CRISPR/Cas9 技术实现以同源臂介导的末端接合为基础的靶向整合》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杨辉研究组、基因编辑平台施霖宇团队与苏州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孙强团队合作完成。该研究设计了一种以同源臂介导的末端接合(Homology-Mediated End Joining, H

J CLIN ONCOL:针对晚期肾癌的靶向药物表现出治疗新希望!

根据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科学家领导的研究,一些具有预后不良的晚期肾癌患者受益于针对导致癌性生长的异常遗传途径的实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