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耳蜗血液循环减弱会使民众患老年性耳聋

2016-01-08 QQduhp 译 MedSci原创

背景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并不知道人类颞骨耳蜗血管壁的厚度变化。 目的该研究的目的是比较螺旋动脉和血管纹毛细血管厚度,并探究是否发生老年性耳聋与颞骨血管纹萎缩和血流量减少的关系。设计该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人员选取了明尼苏达大学采集的共1024例尸检报告。所选取的病例皆为60岁以上且发生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并逐渐加重的患者(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未发生听力减退。所有患者都接受过纯音测试检查。参与

背景: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并不知道人类颞骨耳蜗血管壁的厚度变化情况。 

目的:该研究的目的是比较螺旋动脉和血管纹内毛细血管的厚度,并探究发生老年性耳聋与颞骨血管纹萎缩是否和血流量减少有关。

设计:该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人员选取了明尼苏达大学采集的共1024例尸检报告。所选取的病例皆为60岁以上且发生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并逐渐加重的患者(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未发生听力减退。所有患者都接受过纯音测试检查。参与者未患耳部疾病、未服用耳毒性药物、未发生头或声带创伤、未患有系统性疾病。研究人员于2013年10月1日到2014年10月1日收集数据。
 
主要结果和措施:研究人员关注的主要结果为在显微镜下所测量到的蜗轴动脉管壁厚度、血管纹的面积和血管数目。

结果:在1024例尸检报告中,有11位患者(19块颞骨)出现了老年性耳聋,他们分别为7位男士和4位女性,年龄范围为67-88岁,平均年龄为78岁。对照组中有15位患者(24 块颞骨)出现了老年性耳聋,他们分别为7位男士和8位女性,年龄范围为67-94 岁,平均年龄为79岁。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蜗轴动脉壁的厚度(SD)显著增加,为(6.73 [2.39],对照组为5.55 [0.86]μm; P = 0.02);耳蜗底层底部血管壁较厚(1.57[0.21]:1.39[0.15]μm;P = 0.005),底层高处血管壁较厚(1.62[0.28]:1.40 [0.13]μm;P <0.001),中层较低处血管壁较厚(1.68 [0.22]:1.39[0.20]μm;P < 0.001),中层较高处血管壁较厚(1.74[0.39]:1.40[0.19]μm;P =0 .01),顶层血管壁也较厚(1.70[0.36]:1.47[0.21]μm; P =0.04)。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耳蜗底层底部血管纹面积较小(6614 [1559]:8790 [1893]μm2;P = 0.002),底层高处血管纹面积较小(6387 [2211] :9105[2700] m2;P <0.001),中层较低处血管纹面积较小(5140[1471]:7269[2181] m2;P = .003),中层较高处血管纹面积较小(5583[1742]:7206 [2258]μm2;P =0.02),顶层血管纹面积也较小(4286 [1604]:6535[2454] μm2;P <0.001)。且耳蜗底层底部的血管纹数目较少(1.00[0.78]:1.94 [0.93];P =0 .008),耳蜗中层较低处血管纹数目较少(1.00 [0.78]: 1.94[0.93];P =0 .04)。

结论:结果表明,蜗轴动脉管壁厚度增加、血管纹面积减少、血管纹数目减少会影响民众耳部的微循环,这可能影响老年民众的听力并使他们患老年性耳聋。

原始出处:

作者:QQduhp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6-09-23 ylzr123

    好文,从这里学习了好多新知识,新信息。赞了!

    0

相关资讯

人工耳蜗植入因基因疗法而得到升级

用基因疗法提高人工耳蜗植入的有效性可能在某一天能让不同程度耳聋的人感受到更为复杂的声音——如辨别诸如三角铁的叮当声或钢琴柔和调子等不同乐器中的音色。听力损失通常会发生在耳蜗毛细胞丧失之后;耳蜗毛细胞是内耳中的特别细胞,它们能帮助将声音振动转变成为神经电脉冲,这就是让我们能听到声音的过程。人工耳蜗自1970年代以来就已在市场上出售,它们通过影响耳蜗毛细胞而使听力得到部分的恢复。然而,目前的人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