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时疼痛,或影响消融效果!阜外医院姚焰等研究

2024-09-14 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环杂志

近日,中国医学院阜外医院姚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杜舟等进行的研究表明,清醒镇静下消融时环肺静脉的透壁性损伤引起的患者疼痛,会影响导管与心房组织的贴靠稳定,尤其是患者较为疼痛的区域。

导管消融术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房颤,手术过程中导管贴靠压力(CF)对消融点的透壁性损伤形成十分关键。

近日,中国医学院阜外医院姚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杜舟等进行的研究表明,清醒镇静下消融时环肺静脉的透壁性损伤引起的患者疼痛,会影响导管与心房组织的贴靠稳定,尤其是患者较为疼痛的区域。

鉴于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行导管消融术治疗房颤的麻醉策略为清醒镇静,研究者指出,手术时,术者应实时监测贴靠压力,以提高肺静脉隔离效果,尤其是在疼痛更剧烈的部位。

这项研究纳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40例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研究者将两侧肺静脉各分为8个区域。记录导管与心房组织的贴靠压力和贴靠稳定(至少 50% 导管贴靠时间贴靠压力≥10 g)的消融点数量。

根据面部疼痛量表(修订版)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每个消融区域取最大疼痛值。根据疼痛评分高低,将各区域疼痛评分较高的20例分为疼痛组,较低的20例分为普通组。

研究显示,在40例心房颤动患者中共记录3 832个环肺静脉消融点,其中疼痛组的贴靠压力显著低于普通组。

右上肺静脉顶部是贴靠压力最大的区域,左侧前壁上部(左心耳嵴部)是贴靠压力最小的区域。

在右下肺静脉底部、右侧后壁下部、左下肺静脉底部、左侧后壁下部、左侧后壁中部、左侧后壁上部区域,疼痛组的 CF 均显著小于普通组。

在3 832个消融点中,贴靠稳定的消融点有57.2%, 疼痛组贴靠稳定的消融点构成比显著低于普通组(55.2% vs.59.5%,P<0.05)。

在右下肺静脉底部、右侧后壁下部、左侧前壁下部、左下肺静脉底部、左侧后壁中部、左侧后壁下部区域,疼痛组贴靠稳定的消融点构成比均低于普通组。

此外,左肺静脉贴靠稳定消融点的构成比更低,尤其是在左侧前壁上部(左心耳嵴部),40 例患者 224个消融点中,仅有 88 个(39.3%) 贴靠稳定的消融点。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消融能量源为射频和冷冻球囊,其中射频消融应用最为广泛。

导管消融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深度镇静或清醒镇静下进行,受限于我国麻醉与电生理医师和心房颤动患者在数量上的严重失衡,全麻难以全面应用于导管消融术,其本身也会带来额外风险,因此我国大多数消融手术是在局麻镇静下完成。

而在这一过程中,患者难免会出现疼痛。而疼痛时的不规则呼吸,会显著影响导管与组织贴靠。而该研究也提示,左肺静脉区要比右肺静脉更难贴靠。

当然,影响导管贴靠稳定性的因素还包括术者的熟练程度、左心房的解剖特点以及与使用导管的匹配等。还有研究显示,过大的左心房容积会影响导管与组织贴靠的稳定性。

在当前研究中,40例房颤患者平均左心房内径并无很大,另外术者为具有丰富房颤消融经验的单一术者,避免了其他因素对结果造成的误差。

研究者表示,在射频消融手术中,除了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减少危险事件发生率以外,术者还应提升患者的手术体验,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这同时也会提高导管组织贴靠的稳定性,最终提高消融效率。

冷冻球囊消融是一个选择,但其并没有显示出对射频消融的显著优势,且难以应用于持续性心房颤动。

脉冲消融对患者的疼痛刺激较轻,有发展潜力,未来有望更大规模应用于临床。

此外,可能对不同患者进行个性化麻醉方案调整,是一个提高患者手术体验和导管组织贴靠稳定性的简单有效的方法,不过这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来源:

杜舟,  梁二鹏, 陈珂, 等. 消融疼痛对肺静脉隔离时导管贴靠压力的影响[J]. 中国循环杂志, 2024, 39(7): 785-791.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4.08.008.

作者:中国循环杂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SC 2024:聚焦可穿戴设备Apple Watch 对房颤监测的价值探讨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日益普及,其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然而,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设备提供的数据,并将其与传统的医学检查相结合,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马长生教授:聚焦ESC房颤指南核心概念 | ESC 2024

全科学苑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针对《2024 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行要点梳理。

JAHA: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情况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中发病率越来越高。合并CHD和房颤的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可能是合并房颤的无CHD患者的5倍。

Eur Heart J:房颤患者不良事件的性别差异和当代风险

从临床风险评分中去除性别可以简化AF患者口服抗凝治疗的方法。

搭桥术后防房颤,血钾<3.6 mmol/L补钾即可!JAMA研究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发生房颤与低血钾有关,何时补钾更合适?

难治性房颤消融,同期杂交效果更好!阜外医院郑哲、姚焰团队Europace随机对照研究

在难治性房颤患者中,与单纯胸腔镜下外科消融相比,同期杂交消融,即胸腔镜下外科消融术后再进行导管标测和心内膜消融,术后1年可以达到更好的无房颤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