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Nature、Science热点解析:了不起的低氧再度来袭

2016-11-08 解螺旋·大厨 解螺旋·医生科研助手

导语: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所以看问题得用辩证的观点来看,这是经典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移植到生物医学领域,也不例外。比如肿瘤生长和组织再生,就是增殖的两面。又比如低氧,大家都知道它可以促进癌症恶化,诱导组织或器官坏死等,但是是否真的一无是处,且听本文如何分解。摘要:成年哺乳动物的心肌细胞在损失后无法再生修复,这是导致心肌病的最主要原因。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哺乳动物的心脏病不是一个有丝分裂后的器

导语: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所以看问题得用辩证的观点来看,这是经典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移植到生物医学领域,也不例外。比如肿瘤生长和组织再生,就是增殖的两面。又比如低氧,大家都知道它可以促进癌症恶化,诱导组织或器官坏死等,但是是否真的一无是处,且听本文如何分解。

摘要:成年哺乳动物的心肌细胞在损失后无法再生修复,这是导致心肌病的最主要原因。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哺乳动物的心脏病不是一个有丝分裂后的器官。例如,新生心脏能够修复丢失的心肌,成年心脏也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能力。以上两种条件下的心肌细胞自我更新主要是通过已有细胞的增殖,并受到有氧呼吸介导的氧化DNA损伤所调控。

因此,作者猜想:具有抑制有氧呼吸和减轻氧化DNA损伤作用的系统性低氧血症,有可能在成年哺乳动物中诱导心肌细胞的增殖。在本文中,通过逐渐降低氧分压,按1%的梯度进行递减,并将最终氧浓度控制在7%,保持两周时间,可以抑制氧化代谢、降低活性氧自由基水平和氧化DNA损伤,并激活心肌细胞的有丝分裂。有趣的是,在诱导心肌梗死后,保持低氧血症1周时间,可以显著促进组织再生反应,降低心肌纤维化,并增强左心室收缩功能。

最后,通过遗传示踪的手段证明新生的心肌来自于已经存在的心肌细胞。综上,低氧可以促进成年哺乳动物內源心肌细胞的再生能力,从而展现了低氧在再生医学中的潜在治疗意义。

论文解析

首先,通过长时间的低氧刺激,可以显著降低心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活性氧自由基水平以及氧化DNA损伤。

 

其次,进一步检测发现长期低氧可以导致增生性心脏生长。
 

再次,低氧刺激促进心肌再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已有心肌细胞的增殖。
 

最后,低氧诱导心脏中血管谱系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双重扩增。


点评一二

1、根据本文的结论,是否意味着我们再次发生心梗时,在急救后的恢复期,可以尝试憋气治疗,如果憋气可以导致生理生平的氧分压下降的话,从而促进心肌再生和心脏功能的恢复?只是猜想,有待医生朋友验证。

2、根据移植性实验的简单逻辑,除了心梗,还有脑梗,或者肾脏缺血等,相关研究的朋友可以根据本文的思路尝试验证低氧对于这类组织中的细胞增殖、自我更新以及器官损伤后的功能恢复进行检测。

3、肿瘤发展和组织再生,作为细胞增殖的阴阳两面,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发现都可以为另一面的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比如低氧。那么,除了低氧之外,还有很多控制肿瘤生长的因素,如果都应用到再生医学中,应该会有很不错的发现;反之亦然。

4、剑在手中,善恶在心;低氧刺激,好坏在用。

原始出处:

Yuji Nakada, Diana Canseco,Suwannee Thet,Hesham Sadek.Hypoxia induces heart regeneration in adult mice.Nature.October 2016

作者:解螺旋·大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Diabetes Care:间歇性低氧可降低血糖

  糖尿病低氧可能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间歇性低氧(IH)是一种改善低氧适应的技术,在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改善心肺反射,并且最终改善血糖浓度。为了验证一个回合的间歇性低氧是否能够发起一个可能导致更好低氧适应的持久反应,来自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医学部的Luciano Bernardi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一个回合的间歇性低氧诱导一个初步的低氧适应,伴随心肺反射的改善和血糖的降

JAMA:急性呼衰,无创通气真的有效?

重要性:无创通气被推荐用于降低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病人的死亡率,但其有效率尚不清楚。 目的:探究早期使用无创通气是否可以提高免疫力低下的不高碳酸血症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病人的生存率。 研究设计、研究对象:我们于2013年8月12日至2015年1月2日之间,在法国和比利时的28个ICU的374个十分严重的病人中进行了多中心随机试验,其中317人(84.7%)在接受血液恶性肿瘤或者实体肿瘤的治

Hum Mutat:藏族人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秘密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那里稀薄的空气会给一些外来者带来不适,但藏族人却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繁衍生息。近日,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藏族人适应高原极端低氧环境的秘密——HMOX2基因。相关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国际核心期刊《人类遗传变异》上。据团队负责人、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宿兵介绍,十年来团队一直在梳理研究藏族人的基因组,以期揭示他们高原适应的遗传机制。宿兵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研

Nat Commun:肿瘤适应低氧环境的分子机制被揭示,可能与小窝蛋白有关

2016年4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靶向目标物在不伤害周围的健康组织的情况下可以进入癌细胞并传递致命细胞毒素。这在癌症研究中是一个长期的愿景,但它已经被证明很难实现。瑞典隆德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在这个方向上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 Figure 1: Dynamics of constitutive membrane protein endocytosis. “多年来,我们试图

J Proteome Res:在山里待上两周,你的血液就会发生改变

导语:经过一个晚上,人类的身体就会开始适应高海拔环境,而且这种适应能力所带来的生物学改变能够持续数月——也就是说,即使这个人后来返回了低海拔的环境,这种改变也会维持一段时间。最近,为了观察低氧环境中的多重变化如何影响红细胞的保有氧气的能力,科学家们有史以来第一次比较了登山者的血液——他们发现在几小时内登山者的血液就会发生改变。该研究反驳了一个持续了半个世纪的假说,该假说表明,与平均海拔地区的人相比

Nature:重大突破!科学家发现低氧环境或许会诱发心脏再生!

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正常健康的心肌必须有富含氧气的血液供给,但近日一项刊登于Nature杂志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将小鼠置于极端缺氧的环境中时小鼠也能够进行心肌再生。文章中,研究者将小鼠生存环境中所呼吸的氧气的比例逐渐降低到7%(相当于珠穆朗玛峰山顶的氧气浓度),当小鼠在低氧环境中生存两周后,其机体的心肌细胞开始发生分裂和生长了,正常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