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金头蜈蚣所含镇痛物质,作用超吗啡

2013-12-09 MedSci MedSci原创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仞团队与澳大利亚Glenn King教授团队合作,发现从中国金头蜈蚣中识别的抑制剂多肽具有比吗啡更强的镇痛作用。该研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 。   蜈蚣常用于治疗中风和疼痛等疾病。赖仞团队对蜈蚣来源的活性多肽及其发挥药效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作用于离子通道的蜈蚣神经毒。   在此基础上,该研究团队与Glenn K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仞团队与澳大利亚Glenn King教授团队合作,发现从中国金头蜈蚣中识别的抑制剂多肽具有比吗啡更强的镇痛作用。该研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 。
 
蜈蚣常用于治疗中风和疼痛等疾病。赖仞团队对蜈蚣来源的活性多肽及其发挥药效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作用于离子通道的蜈蚣神经毒。
 
在此基础上,该研究团队与Glenn King团队合作,从中国金头蜈蚣中识别到专一的钠离子通道1.7(NaV1.7)亚型抑制剂多肽。该通道的选择性抑制剂几乎可用于各种疼痛的治疗,其高度选择性抑制剂是目前镇痛药物研发的热点。
 
科研人员发现,金头蜈蚣来源的该抑制剂多肽对NaV1.7具有高度选择性,对其他离子通道没有作用或作用很弱。通过小鼠镇痛动物模型研究表明,它具有比吗啡更强的镇痛作用

原始出处:
Yang S, Xiao Y, Kang D, Liu J, Li Y, Undheim EA, Klint JK, Rong M, Lai R, King GF.Discovery of a selective NaV1.7 inhibitor from centipede venom with analgesic efficacy exceeding morphine in rodent pain models.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3 Oct 22;110(43):17534-9.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1. 2016-04-17 忠诚向上

    发展传统医药事业

    0

  2. 2016-04-17 忠诚向上

    发展传统医药事业

    0

  3. 2016-04-17 忠诚向上

    发展传统医药事业

    0

  4. 2016-04-17 忠诚向上

    发展传统医药事业

    0

  5. 2016-04-17 忠诚向上

    发展传统医药事业

    0

相关资讯

Neurosci Lett:罗非等揭示吗啡调节机制

尽管吗啡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疼痛,但其镇痛的脊髓上中枢机制却不清楚。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吗啡抑制疼痛后的神经活动改变,鲜有研究报告吗啡在无痛状态下对中枢神经元活动的调节,而后者恰恰是外科手术中超前镇痛的基础。 所谓超前镇痛,是指在手术之前就给予镇痛药物,借以抑制伤害性系统的敏化过程,较常规的术后给药相比,术前给药能够更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以及减少对镇痛药物的需求。超前镇痛的机制迄今并不清楚,因此,揭示

Science:科学家首次锁定“痒分子”

并非所有的瘙痒都可以靠简单的抓挠来解决。大约有15%的人遭受着不间断的长期瘙痒的困扰,而这种瘙痒经常是由疾病或药物所致,例如,末期癌症患者就时常经受着严重的全身瘙痒,这种瘙痒是对吗啡的反应,正因如此,很多人宁可选择活在疼痛之中而不使用吗啡。 现在,研究人员证实,一种来自老鼠的生理激素能够向脊髓神经元传递痒的感觉,之后这种信号再接着被传递给大脑。该发现将能够指导针对由药物或疾病引起的长期慢性瘙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