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高危临床科室一览

2015-12-28 佚名 中国医学博士联络站

第一级:悲惨世界  1. 急诊科       危险系数:★★★★★      收入系数:★★       我们院的急诊是上一天休四天,这样还是无法弥补他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伤害。醉酒吸毒打架斗殴,向他们致敬吧。      2.麻醉科  

第一级:悲惨世界  

1. 急诊科       
危险系数:★★★★★      
收入系数:★★       
我们院的急诊是上一天休四天,这样还是无法弥补他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伤害。醉酒吸毒打架斗殴,向他们致敬吧。      

2.麻醉科     
危险系数:★★★★★       
收入系数:★★★       
猝死的医生里面,麻醉医生占大多数,白班夜班连轴转家常便饭,一个夜班能休息3小时就是幸福的事情。麻醉医生猝死的概率是患者猝死概率的3000倍。但是,他们的收入,还是相对可观的哦,比楼上的那位强多了。

第二级:时刻准备着

1.耳鼻喉科 
危险系数:★★★★       
收入系数:★★★       
感官世界,你懂得。整不好老子分分钟砍死你。

2.儿科     
危险系数:★★★★       
收入系数:★☆       
宝宝乖啊,一会妈妈就揍这个给你扎针的坏阿姨,pia! 

第三级:我很累,我很危险,但是老子挣得多啊,啊哈哈哈哈哈

1.心内科    
危险系数:★★★☆   
收入系数:★★★★★    
支架射频起搏器,吃线吃线再吃线。夜班分分钟来一群心衰心梗,绝不会消停。   

2.创伤骨科
危险系数:★★★☆    
收入系数:★★★★★    
你,你,还有你,下班别走,一会来个股骨干,晚上整了他,来来来,这个闭合复位,再踩两脚

第四级:我也很累,我也猝死,但是我比楼上还强点。

1.胃肠外科     
危险系数:★★★     
收入系数:★★★★     请叫我们我们TFboys!   

2.肝胆外科
危险系数:★★★    
收入系数:★★★★    
哎呀我去,老王啊,这两天不是好好的么,咋又黄了啊。

第五级:我亲爱的患者啊,你千万别死啊

心外科&胸外科
危险系数:★★☆   
收入系数:★★    
知道我最羡慕你们尿科什么么:你看看切个前列腺,分分钟就能尿出来了,你看看我们做个肺癌,手术好好的,第二天,死了。唉。——来自胸外主任,原话。

第六级:我夜班可以睡一宿哦,不要羡慕我哦

泌尿外科,乳腺外科,甲状腺外科   
危险系数:★☆  
 收入系数:★★   
有时候能一觉睡到天亮,感觉好幸福。

以下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公众号;作者:子叶

被砍的耳鼻喉科医生多

据国家卫计委公布数据,2012年全国共发生恶性伤医案件11起,受伤35人,其中发生在耳鼻喉科的就有3起,死伤7人,使得该科成为不折不扣的“高危科室”。

为什么耳鼻喉科会成为高危科室?

“在国外,耳鼻喉科的重要性可以排在所有科室里面的前三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李慧军接受相关采访时表示。

而在我国,一些医院将耳鼻喉科作为小科室管理。无论是医院管理层还是医务人员,甚至是患者,会出现“耳鼻喉疾病远远不如心脏疾病严重”的认识误区。这种情况一方面会导致医院在医生人才培养方面难以形成良好的梯队建设,不利于优秀医务人员的成长。另一方面,患者一旦诊疗情况并不如预期,心理会产生落差,认为这种“小病”也会出问题,医患间容易产生隔阂。

猝死的麻醉科医生多

近两年,全国已有约15名麻醉医生猝死,大部分是三四十岁的青壮年。时值壮年,为何会多发猝死?

“按照欧美每万人需要2.4个麻醉医生的标准,中国应该配备30-35万名麻醉医生,而实际情况是中国的麻醉医生只有8-9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医生、新青年麻醉论坛站长周祥勇向《医学界》介绍。

再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市的麻醉科医师总数大约在2000余人左右,而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15万人,也即每百万人仅配备1.2位麻醉科医师,远远低于欧美每万人至少2.4个麻醉科医师的标准。

“麻醉医生奇缺现象,导致麻醉医生承担了数倍于美国同行的工作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助理、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副会长于布为曾表示。

被打的儿科护士多

南京某医院一位儿科护士长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因为扎针没能“一针见血”而被家长责骂的,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然而,没能做到一针见血并非都是护士技术不行,“尤其是在冬季,天气寒冷,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脆性大,孩子血管本身就细,如果宝宝发烧或有腹泻脱水血管干瘪,这个针就更难扎了。有的孩子哭闹好动,更增加了扎针的难度。”该护士长介绍。

被告的妇产科医生多

2014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医改蓝皮书: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中指出,妇产科成为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

2014年北京市医调委的数据也显示,北京市有七成医院发生过殴打、辱骂医务人员等“医闹”事件,其所调解的近5000例医疗纠纷中,妇产科位居榜首。

更有相关数据指出, 产科的医疗纠纷与过失事故高居各临床科室之首。

产科医疗纠纷的特点是形式多样,突然发生,后果严重,难以接受,热点事件,高度关注。福建省的首例医疗事故罪即发生在妇产科。

北京医调委常务副主任刘方介绍,其实,国外妇产科的纠纷也最多,主要原因是妇产科手术多和患者家属心态导致,多数人认为,孕产妇大多不是患者而是健康人,一旦在孕育生产中出现问题,他们很难接受。专家指出,消除医患关系的紧张状态,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更重要的是医患双方能够换位思考,同心协力去应对疾病这个共同的敌人。

被打砸的急诊科多

急诊科也是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醉酒闹事、家属情绪激动……急诊科被打砸的理由多种多样,急诊科的很多医护也被伤害。

据了解,许多医院的医护人员不愿意到急诊科去。在他们看来,急诊科是“工作场所暴力事件较多”的代名词。有的急诊科窗户一推就开,外面放着小凳子,以备医生随时逃跑……在网友“急诊医学之殇”的描述中,急诊科更像一个杂乱不堪的菜市场。

按照首诊负责制的原则,医院急诊科不能够推诿患者。但现实却是,有大量“不危不急”患者扎堆急诊科。“一些挂急诊的患者是因为门诊挂号难,另外还有白天工作忙、晚上跑过来看病的,有的患者挂急诊甚至只为开个药。”解放军304医院急诊科赵晓东主任说。

(本文根据@罩得住他爸 微博改编,参考重庆日报、新京报等相关报道综合,在此一并致谢。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2)
#插入话题
  1. 2016-09-02 ylzr123

    好文,值得学习,赞!

    0

  2. 2016-04-19 hewenda

    当个医生不容易呀

    0

  3. 2016-01-11 medsic

    不错,

    0

  4. 2016-01-11 medsic

    不错,

    0

  5. 2016-01-11 medsic

    好东西,

    0

相关资讯

龙门砍杀女医生案开庭,凶手精神病也判了完全刑责!

广东惠州市龙门县人民法院18日下午公开开庭审理一宗受社会关注的患者暴力伤医案,被告人廖某今年7月15日在龙门县人民医院砍伤一名女医护人员被捕。本案未当庭宣判。 被告人廖某,男,汉族,初中文化。因涉嫌故意伤害罪,于2015年7月15日被龙门县公安局刑事拘留,经龙门县人民检察院批准,7月21日由龙门县公安局执行逮捕。 检方起诉书显示,今年7月15日9时许,被告人廖某到龙门县人民医院

廖新波:从三明模式看全国医改 医生是核心

央视新闻联播用一段长达五分多钟的“三明医改”报道将这座明星城市再次推向公众视野。近日,业界、媒体纷纷讨论三明医改在全国是否具备可复制性,是时候为这场讨论画上一个短暂的句号了。“三明医改做得比较好的是政府积极参与。”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认为,三明模式以药改为经济杠杆,业界担心如果将这一做法推广到全国,恐怕很多药厂将面临倒闭。但廖新波强调,药改的终极目标是使药价回归最合理的位置,而不是一味地降

李冰冰满血复活!发长文叹澳囧!大赞祖国医护!

李冰冰终于大病初愈,可以出院啦! 持续发高烧、扎针被扎的血喷、差点没搭上救命的飞机,李冰冰这一段时间可真是受够了折磨,李冰冰今天发微博称:”发烧22天,医生终于大手一挥宣布可以出院袅~~[耶][耶]感谢大家关心!希望大伙儿都好好爱护身体,健健康康的!“简直喜出望外啊! 经过这一番折腾,李冰冰深切的体会到了祖国医生的伟大和中国医疗的快速便捷。特发长篇微博详细介绍了在澳洲就诊的

美女医生:我亲眼目睹的美国医闹

最近医闹事件此起彼伏,在媒体上频频见报,这一期就聊聊医闹的话题。Azure Sun(微博号@Azure豹)是一位美女牙医,她的行医历程跨越了大半个地球,最后定居于新加坡。不久前,她写了一篇她亲身目睹美国“医闹”的文章,征得了她的同意,本期发出来与大家分享,看看美国的医闹是什么情况,又如何收场。 首先介绍一下Azure Sun,她是美国德州大学医学中心牙科学院牙科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牙科学

赠医生的一首诗!满满的都是泪...

医者·八言绝句——李黑为了病人几乎陪睡,点头哈腰就差下跪,日不能息夜不能寐,病人一叫立马到位,屁大点事不敢得罪,一年到头不离岗位,劳动法规统统作废,身心憔悴无处流泪,逢年过节家人难会,大病小病让人崩溃,病人扯皮就像开会,稍不留神就得犯罪,工资不高还装富贵,各项捐助经常破费,抛家舍业愧对长辈,身在其中方知其味,不敢奢望社会地位,全靠傻傻自我陶醉!

当医生被投诉后会发生什么?

【前几天在The Doctor Weighs In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Pat Salber),这是一项针对美国医生的调查报告。将其翻译出来,为了我的同行,也为我们的医疗健康。】Medscape的一份新的调查显示,当医生被投诉后,对他们自身、他们的家庭、病人以及工作都会造成情感上和经济上的损耗。参加调查的医生里有约60%都被投诉过(至少一次)。据报道,85%妇产科医生都被投诉过,85%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