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医疗领域投融资白皮书》发布

2018-04-24 刘牧龙 国立波 刘璟琨 王丹丹 投中研究院

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之一,将在未来5年内逐步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消费市场,医疗产业增长空间巨大。

过去一年,在金融业整顿(尤其是各类资管产品及互联网金融平台受到严格限制)的大背景下,整个股权投资行业受到了明显的影响。我们看到包括医疗产业在内的投资热度被大幅降温,也同时看到资本市场对精准医疗时代的热切期待(华大基因成功上市,市值一路飙升),还有以首个CAR-T药物批准带来的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持续火热(KITE和JUNO分别被高额溢价收购)。

投中研究院此次与专注于生物医疗投资的仙瞳资本借助联合发布《2018中国医疗领域投融资白皮书》的契机,发挥双方独特优势,秉承专业严谨的研究风格和专业精神,对国内医疗产业的特点、投资逻辑、投融资状况、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我们希望本研究报告将为医疗产业的投融资提供有价值的帮助和参考。

亮点一:总结我国医疗产业总体特点及趋势

1、国内医疗支出占GDP比重及人均医疗支出远低于发达国家,存在提升空间

通过对比发达国家、中国及OECD平均支出水平横向对比,我国医疗卫生支出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间。中国作为新兴市场(Pharmerging)的代表之一,将在未来5年内逐步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消费市场,GDP占比及人均支出将会进一步提高,医疗产业增长空间巨大。


图 1 2016年各国人均卫生支出费用(美元)

2、我国医疗器械销售占比较低,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我国医疗器械销售额仅占医药与医疗器械销售总额的21%左右,远低于全球49%左右的平均水平,低端医疗器械无法帮助国内企业获得国内优质客户。

3、中国企业与国际标杆企业在医疗产业差距巨大

前十名中国医药企业的营收规模在12-23亿美元之间,与前十名国际医药企业营收差距在20倍左右。


表 1 2017年国内外医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TOP10对比(十亿美元)

前十名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营收规模在1-12亿美元之间,与前十名国际医疗器械企业营收差距更加巨大。


表2 2017年国内外医疗器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TOP10对比(十亿美元)

4、医疗服务费用支出占比相比较于医药及医疗器械费用支出占比较低

尽管我国医药及医疗器械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医疗服务收费能力却始终未能得到大幅提高,北京仅药品、材料两项费用占比就高达61%。随着医改逐步推进,医药分开将使得住院医疗费用结构向更合理发展。

亮点二:概括医疗改革政策着力点

2015以来,医疗产业政策总体特点为“收放兼备”。其中,医药及医疗器械生产、费用控制为重点收紧领域,流通及医疗服务则为重点放开及发展领域。综合来看,医疗政策希望达到改革药品及医疗器械供给机制、保障产品质量、降低流通费用、下沉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医疗服务覆盖范围、高效利用医保基金等目标。


图 2 医疗产业政策关键词

亮点三:绘制医疗产业图谱,并明确驱动因素

医疗产业主要由原料供应、药物/器械制造、流通及销售/服务终端组成。除此之外,CRO及第三方诊断等作为医疗产业补充环节,在药物研发与终端服务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尤其是伴随精准医疗的兴起,第三方诊断将大有可为。


图 3 医疗产业图谱

投中研究院认为,决定医疗产业的关键驱动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技术因素三方面。

亮点四:对精准医疗行业深入分析

1、精准医疗发展原因

精准医疗之所以能受市场关注,并拥有广大发展空间的原因在于,其能解决“精准诊断、早期诊断、用药检测”以及“精准治疗、同病异治”等问题。

2、精准医疗驱动因素

精准医疗产业的高速发展则源自于技术创新及庞大需求。技术创新方面,基因组测序技术、生物医学分析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进步使得精准医疗更能为医学所使用。需求方面,癌症治疗对精准医疗的需求保证其发展空间。除此之外,监管机构已认识到精准医疗的重要性,并通过审批机制调整适应精准医疗的特点。

3、投资逻辑

精准医疗包含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基因测序领域中,如果企业可以完成“规模优势+产品优质+渠道粘性”三位一体,则可胜出。


图4 基因测序产业链构成

4、机会与布局

(1)测序市场的增速可能更多地体现在产业链中下游。

(2)完备的数据库和数据的深度解读

(3)细胞分子捕获及选择出合适的应用场景。

亮点五:总结八大投融资特点及趋势

1、医疗产业融资在向头部聚集,优质医疗企业将有机会建立更强科研能力、拓展市场,逐渐形成强者恒强局面。

2、CRO领域成为医药行业融资热门,涉及精准医疗的项目更受资本青睐。

3、无论是医药行业还是医疗器械行业,项目均以VC阶段融资为主。这些项目可能成为潜在并购标的。

4、医改政策推动下,社会办医融资情况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医疗服务机构的合规性、可复制性与质量一致性是未来退出时的重要限制因素。

5、生物制药企业IPO退出回报较好,CAR-T免疫疗法的兴起将可能促进更多生物制药类企业上市。

6、高端医疗器械IPO项目较少,进口替代是未来国内投资的主要趋势。

7、医疗产业并购总体放缓,但随着我国药企综合实力的提高,潜在并购标的已开始涉及研发实力雄厚的境外原研药企业。同时,随着我国加入ICH,药企对原研药的需求将大幅提升。

8、2017年医疗器械并购中缺乏大型IVD并购案例,但鉴于国内IVD行业高速发展,在细分行业触及瓶颈后,IVD并购将会出现。

作者:刘牧龙 国立波 刘璟琨 王丹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8-04-25 zhao4618
  2. 2018-04-24 明月清辉

    谢谢分享.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超逼真器官!3D打印更上一层楼

现如今,3D打印已经风靡全球,医疗领域从此项技术中获益尤其多。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使用该技术已打印出了人类软骨、皮肤,甚至是假肢,而我们对于3D打印潜在能力的理解才刚刚开始。现在,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令人难以置信超级逼真的人造器官模型。这项研究成果刚刚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期刊上。

2017年国家科技奖:医疗领域狂揽30余项(附名单)

昨日(1月8日),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一一颁出。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由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共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35项,包括一等奖2项、二等奖3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包括一等奖4项、二等奖62

贵阳5年投158亿元进医疗领域

贵州省《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2016年,该市公共财政在医疗卫生领域共投入158.8亿元。

财政部:今年将推医疗领域央地财权事权改革

财政部:2018年将重点推进医疗卫生等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建议:普惠、精准,打通“最后一公里”

今年两会上,包括医疗健康在内的民生话题依然是热点。多个医疗相关提案议案涉及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

盘点FDA批准上市的医疗AI产品

随着监管日趋明朗化,医疗AI产品的创新研发环境迎来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