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d:中山大学刘强,黄慧强找到致死性高炎症疾病的分子机制

2018-01-03 佚名 生物通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大连理工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致死性高炎症疾病的发病分子机理,他们同时也提出了潜在可行的治疗新方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大连理工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致死性高炎症疾病的发病分子机理,他们同时也提出了潜在可行的治疗新方案。


刘强教授(图片来自中山大学)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月1日的Nature Medicin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刘强(Quentin Liu)教授,黄慧强(Huiqiang Huang)教授,以及大连理工大学杨永亮(Yongliang Yang)副教授。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是一种致死性高炎症疾病,也称为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其特征是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这不是一种遗传疾病,主要是由于急性病毒感染导致的良性噬血组织细胞增生,目前尚不清楚这种疾病的机理,一些研究认为这是由于感染、药物或肿瘤引起的,一般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 nasal type,ENKTL)中常见。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外显子组测序分析,比对了ENKTL肿瘤样本和健康样本,发现ECSIT基因中存在一个Toll途径进化保守信号介导因子(ECSIT)热点突变,编码了ECSIT的一个V140A位点突变,因此研究人员将其称为ECSIT-V140A。ECSIT-V140A比野生型更能激活NF-κB,这主要是因为前者具有更强的S100A8和S100A9异二聚体的亲和力,因此促进了NADPH氧化酶活性。

研究人员通过ECSIT-T419C基因敲入小鼠模型,也发现这比野生型ECSIT具有更高的LPS应答NADPH氧化酶活性。ECSIT-T419C转染的ENKTL细胞系能够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诱导巨噬细胞激活以及大量细胞因子分泌。

对于ENKTL患者来说,ECSIT-V140A与NF-κB激活,高HPS发生率,以及预后差有关。一种称为thalidomide的免疫抑制药能阻止NF-κB与其靶基因启动子(包括TNF和IFNG)结合,因此将thalidomide和dexamethasone联合使用也许能得到好的结果,研究证实在两位患者中,他们的症状得到了缓解,同时无病生存的时间超过了3年,效果十分显着。

这些研究结果为解析ENKTL相关的噬血细胞综合征提出了新机理见解,同时也提出了潜在的治疗方法。

刘强教授研究组此前还解析了鼻咽癌的重要分子机制:他们采用RNA测序和功能分析方法证实,IKKα表达下降是导致鼻咽癌不分化表型的主要原因。他们证实过表达IKKα可在不激活NF-κB信号通路的情况下诱导鼻咽癌细胞分化并减少癌细胞的致瘤性。这些研究结果证实了IKKα在鼻咽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并揭示了IKKα的一种表观遗传调控机制,为鼻咽癌分化治疗指出了一条新途径。
原始出处: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Cell:我国科学家将适应性免疫的起源向前推进1亿年

近日,我国科学家的一项发现将适应性免疫的起源向前推进1亿年,这将改写现行免疫学教科书。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高技术发展计划(863)和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的资助下,中山大学徐安龙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了6亿年前重组激活基因转座子的“分子活化石”,为“人类抗体重排机制的转座子起源假说”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 根据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官网的介绍,人体的免疫系统分为两

中山大学建立鼻咽癌预后个体化预测模型

日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癌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基于血浆EBV DNA(血浆中来源于鼻咽癌细胞的EB病毒DNA片段)、TNM分期(临床分期)及其他风险因素预后模型。相关研究发表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 鼻咽癌在我国的华南地区高发。目前缺乏有效方法可以结合临床分期、血浆EBV DNA和其他的风险因素去预测鼻咽癌的复发和转移。 该校教授曾木圣、麦海强及曾益新院士团队采用

中山大学18个专业今年调整或停招: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入围

我们人才培养的体系有待完善。目前我们人才体系上存在的主要不足包括:专业总量大,125个,能不能今后减到80个以内?我们很多学院的专业设置太随意,是因教授而设。有些专业的设置缺乏学科的支撑,因人而设。部分专业培养方向设置过细,与本科教育实施通识教育、大类培养的理念存在差距。我们一边讲理念,一边自己随意,所以有一点点南辕北辙的做法。

中山大学颜光美教授团队发现杀死肝癌细胞的“烈性炸药”

中国科学家23日报告发现一种小分子化合物,能帮助抗癌病毒更有效地杀死肝癌细胞,其效果就好像给制导导弹绑上了“烈性炸药包”。这为治疗全球第二号癌症杀手——肝癌带来了新希望。

Sci Tran Med:抗癌活性增3600倍!M1溶瘤病毒登上Science子刊,预计2018年进行临床试验

2014年,1篇发表在PANS杂志的论文让M1溶瘤病毒和中山大学颜光美教授团队受到了强烈的关注。本周,该研究小组又在《科学》子刊上发表了一项重要成果。他们找到了M1溶瘤病毒一个强有力的增效剂:一种称为VCP抑制剂的抗癌药物能够显著增强M1病毒的抗肿瘤活性,增幅高达3600倍。

J Diabete Invest:喜讯!中国科学家发现:2型糖尿病新研究,可缓解病情!

根据《糖尿病调查》杂志11月30日发表的一项研究,在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中,对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更严格的血糖控制,可能会使患者在一年的时间内缓解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