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Dermatol:早期和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肠道微生物

2023-11-16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这项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提示,在黑色素瘤患者和对照组之间,以及在早期和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之间,粪便微生物谱存在显著差异。

肠道微生物调节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免疫系统及其对免疫治疗的反应。目前尚不清楚健康人和黑色素瘤患者之间的粪便微生物群是否存在差异,或者不同分期的黑色素瘤患者之间的微生物群是否存在差异。确定未患黑色素瘤以及患早期或晚期黑色素瘤个体的肠道微生物群特征可能揭示与疾病进展相关的特征。

JAMA Dermatology 最新的一篇研究报告,研究者对比了健康志愿者和黑素瘤患者以及早期和晚期黑素瘤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

这项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在一家综合性癌症中心进行。粪便样本收集自2015年6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接受系统性治疗的I~IV期黑色素瘤患者,以及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健康志愿者。随访患者复发情况截至2021年11月30日。通过16S rRNA测序分析了粪便微生物群。从电子病历中提取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治疗和疾病复发情况。比较组间粪便菌群多样性、分类特征和预测功能特征。

共纳入228名参与者(126名男性[55.3%];中位年龄,59[范围,21 ~ 90]岁),包括49名未患黑色素瘤的志愿者、38例早期黑色素瘤患者(29例为I期或原位黑色素瘤,9例为II期)和141例晚期黑色素瘤患者(66例为III期,75例为IV期)。研究者观察到黑色素瘤患者和志愿者之间存在菌群差异。单变量分析显示,黑色素瘤患者梭杆菌属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0.19% vs 0.003%;P<0.001),但在对协变量进行调整后,这种关联减弱。早期和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微生物也不同。早期黑色素瘤具有较高的α多样性(逆辛普森指数14.6 [IQR, 9.8-23.0] vs 10.8 [IQR, 7.2-16.8];P = 0.003),单变量分析显示玫瑰菌属(Roseburia)丰度较高(2.4% vs 1.2%;P <0.001),尽管协变量调整后的无统计学显著性。各组间的多种功能通路存在差异富集。在接受辅助免疫治疗的III期黑色素瘤患者中,未观察到微生物类群与疾病复发之间的相关性。

综上,这项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提示,在黑色素瘤患者和对照组之间,以及在早期和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之间,粪便微生物谱存在显著差异。有关肠道微生物的前瞻性研究可能有助于确定未来的干预靶点。

原始出处:

Witt RG, Cass SH, Tran T, et al. Gut Microbiome in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and Late-Stage Melanoma. JAMA Dermatol. 2023;159(10):1076-1084. doi:10.1001/jamadermatol.2023.295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Cell重大突破:西湖大学蔡尚团队首次证实细菌是乳腺癌转移的重要帮凶

首次证实乳腺癌组织中存在多种独特的 “胞内菌”,并揭示它们在肿瘤转移定植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这一理念是对传统肿瘤转移理论的重大突破,为深入理解肿瘤转移及临床治疗乳腺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专访西湖大学蔡尚:肿瘤细胞内确实存在细菌,它们驱动了肿瘤转移

《生物世界》第一时间采访了蔡尚研究员,一起来了解这项突破性成果的研究历程,以及带给我们的启发和影响。

Cell:揭示细菌抑制宿主细胞干扰素反应机制

许多病毒---包括SARS-CoV2---已经进化出抑制正常干扰素功能的蛋白来感染我们并在人群中传播,但是细菌病原体是否逃避干扰素反应仍不清楚。

把细菌改造为微型机器人,在磁场导航下精准递送药物,用于癌症治疗

细菌会被化学梯度所吸引,例如低氧水平或高酸度环境,而这两种情况普遍存在于肿瘤组织附近。在肿瘤组织附近注射细菌来治疗癌症被称为细菌介导的肿瘤治疗。细菌会向肿瘤组织中富集,并在肿瘤组织中生长,从而激活患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再次发现新的细菌菌属!将其命名为华西菌,这是第二种以华西命名的细菌!

这是团队在发现华西克雷伯菌、华西肠杆菌等多个新菌种之后的又一新发现。

张锋团队最新Nature论文:细菌可作为治疗性蛋白的有效载体,或将改写基因治疗

最近,有研究者发现eCIS系统能靶向小鼠细胞,可用于治疗性蛋白质传递的可能性。但对于这些递送系统是否能在人类细胞中起作用,以及这些系统用来识别目标细胞的机制,人们了解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