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JACC6月第四期研究一览

2020-06-22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1.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

1.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感染性心内膜炎

DOI: 10.1016/j.jacc.2020.04.044

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影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的患者。本研究旨在提供TAVR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率、微生物类型和预后的详细资料。本研究纳入分析了来自瑞士15家医院的7203名接受TAVR手术的患者,经过平均14832个人年的随访,有149名患者发生有感染性心内膜炎,围手术期(术后<100天)、早期(术后100天-1年)和晚期(术后>1年)的心内膜炎发生率分别是2.59, 0.71和0.40每100人年。在早期心内膜炎患者中,肠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30.1%)。在围手术期心内膜炎患者中,47.9%的患者有一种对围手术期抗生素预防不敏感的病原体。年轻、男性、缺乏预扩张和不在杂交手术室是心内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患有心内膜炎的患者死亡率和卒中发生率更高。研究结果显示,TAVR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发生在早期,通常由肠球菌引起,会增加患者死亡和卒中发生风险。

2. 终末期肥厚型心肌病的远期预后研究

DOI: 10.1016/j.jacc.2020.04.045

晚期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较棘手的疾病表现,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往往需要接受心脏移植治疗。本研究的目的是用现代管理策略重新评估大规模HCM队列中终末期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本研究纳入分析了2447名HCM患者,其中终末期HCM为118名(平均EF值39 ± 9%,平均年龄48 ± 15岁)。经过平均5.8 ± 4.7年时间的随访,57名患者(48%)通过药物治疗在纽约心功能I/II级中达到临床稳定性。共有61名其他患者(52%)发生难治性心力衰竭,导致纽约心功能等级III/IV(5.2%/年);67%的患者存活,其中31名患者接受了心脏移植。在118例终末期患者中,21例接受了适当的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终止了潜在的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EF 35%-49%和EF<35%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差异(17%vs.19%;p=0.80)。在所有可用的治疗方式下,ES相关死亡率为1.9%/年,10年生存率为85%。研究结果显示,虽然终末期仍然是HCM的一个重要并发症,但包括ICD和心脏移植在内的现代治疗策略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

3. 重度钙化性二尖瓣狭窄的自然病程

DOI: 10.1016/j.jacc.2020.04.049

钙化性二尖瓣狭窄(MS)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变大,然而其自然病程及其与心脏并发症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钙化性MS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发症及影响全因死亡率的因素。本研究纳入分析了491名孤立性MS患者,其中200名患者为钙化性MS(平均年龄78 ± 11岁,男性占18%,32%患有房颤)。患者二尖瓣面积和跨瓣压差(TMG)分别为1.26±0.19cm~2和8.1±3.8mm Hg。120例(60%)患者在基线检查时出现症状;20例(10%)在2.8±3.0年的随访中出现症状。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72%且没有接受再介入治疗。Charlson共并发症指数>5(HR:1.53;95%CI:1.04~2.26;p<0.01)、TMG≥8mm Hg(HR:1.68;95%CI:1.12~2.51;p=0.012)、右室收缩压≥50mm Hg(HR:2.27;95%CI:1.50~3.43;p<0.01)与死亡率独立相关。另外,临床症状不会死亡风险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孤立性重度钙化性MS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导致了较高的死亡率,有60%的患者出现临床症状,但与死亡风险不呈相关性。

4. 冠脉18F氟化钠的摄入可预测冠心病患者心梗风险

DOI: 10.1016/j.jacc.2020.04.046

目前尚缺乏可靠的方法预测冠心病患者的心肌梗死,冠状动脉18F氟化钠(18F-NaF)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活动。本研究旨在评估18F-NaF-PET是否能预测心肌梗死,并为目前的危险分层方法提供额外的预后信息。本研究对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18F-NaF-PET检测,并随访超过42个月观察是否出现心梗。最终共纳入分析293名冠心病患者(平均年龄65 ± 9岁,男性占84%),其中203名患者出现冠脉18F-NaF活性增高。心梗患者仅出现在冠脉18F-NaF活性增高的患者中(20/203,p < 0.001)。患者CMA(冠脉微钙化活性)>1.56的心梗发生风险或增高7倍以上(HR:7.1; 95% cl: 2.2 - 25.1; p = 0.003),且独立于性别、年龄、传统危险因素、节段受累和冠状动脉钙评分、冠状动脉支架的存在、冠状动脉狭窄、REACH和SMART评分、杜克冠状动脉疾病指数和近期心肌梗死。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确诊冠心病的患者来说,18F氟化钠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可以强有力地预测心梗的发生。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HA:蛋白尿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蛋白尿经常改变,被称为"时间依赖性暴露",时间依赖性蛋白尿对未来中风风险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糖耐量状态患者队列中时间依赖性蛋白尿与中风风险之间的关系。

JACC: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影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的患者。本研究旨在提供TAVR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率、微生物类型和预后的详细资料。

JACC:终末期肥厚型心肌病的远期预后研究

晚期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较棘手的疾病表现,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往往需要接受心脏移植治疗。本研究的目的是用现代管理策略重新评估大规模HCM队列中终末期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JAHA:房颤与卒中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房颤可增加5倍的卒中发生风险,虽然大多数房颤患者需要抗凝治疗,但没有心血管并发症的房颤患者的最佳治疗仍不确定,因为在这一人群中中风的风险尚未得到很好的描述。

JACC:重度钙化性二尖瓣狭窄的自然病程

钙化性二尖瓣狭窄(MS)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变大,然而其自然病程及其与心脏并发症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钙化性MS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发症及影响全因死亡率的因素。

JACC:冠脉18F氟化钠的摄入可预测冠心病患者心梗风险

目前尚缺乏可靠的方法预测冠心病患者的心肌梗死,冠状动脉18F氟化钠(18F-NaF)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活动。本研究旨在评估18F-NaF-PET是否能预测心肌梗死,并为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