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ogene:阻断IL-3R-α能够通过靶向β-catenin途径来抑制肿瘤内皮细胞衍生的胞外囊泡(EV)介导的血管形成

2017-12-17 hzangs “外泌体之家”微信号

促血管生成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IL-3)由乳腺癌和卵巢癌组织微环境中的炎性细胞释放,并且还充当人乳腺癌和肾肿瘤衍生的内皮细胞(TEC)的自分泌因子。我们以前已经表明,通过转移活性分子,IL-3处理的内皮细胞(EC)释放细胞外囊泡(EV),其可作为邻近EC的旁分泌机制。

摘要:促血管生成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IL-3)由乳腺癌卵巢癌组织微环境中的炎性细胞释放,并且还充当人乳腺癌和肾肿瘤衍生的内皮细胞(TEC)的自分泌因子。我们以前已经表明,通过转移活性分子,IL-3处理的内皮细胞(EC)释放细胞外囊泡(EV),其可作为邻近EC的旁分泌机制。因此,本研究研究了抗IL-3R-α阻断抗体对从TECs释放的EV(抗-IL-3R-EV)促进血管生成作用的影响。我们发现抗IL-3R-EV治疗阻止了新生血管的形成,更重要的是,也诱导了体内TEC衍生的新生血管的消退。当比较天然TEC衍生的EV(EV)和抗IL-3R-EV的miR-内容物时,我们发现在不同水平靶向(Wnt)/β-catenin途径的两个miR被差异化调节。直接靶向β-catenin的miR-214-3p被上调,而靶向APC和GSK3β的miR-24-3p被下调。事实上,当它们转移到细胞中时,检测到“β-catenin破坏复合物”的两个成员的低β-联蛋白含量和高水平。此外,在用抗IL-3R-EVs,pre-miR-214-3p-EVs和antago-miR-24-3p-EV处理的TEC中发现c-myc下调,这与miR-214的网络分析-3p和miR-24-3p基因靶向一致。最后,体内研究已经证明pre-miR-214-3p-EV-和antago-miR-24-3p-EV处理的动物中血管的生长受损。当应用组合治疗时,这些效果变得更加明显。本研究的结果确定了经典的Wnt /β-catenin途径作为TEC衍生的EV促血管生成作用的相关机制。此外,我们在此提供的证据表明IL-3R阻断可能比miR靶向在通过改变TEC-EV-miR货物抑制幼稚TEC衍生的EV的促进血管形成效应方面产生一些显着的优势。

PS:文章关注了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之前的研究已经表明IL-3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而本文介绍了只用IL-3R阻断剂来抑制该通路后阻断血管生成的表型及机制。机制落脚在miRNA,相对比较清晰明了。

原始出处:

作者:hzangs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