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药物依维莫司在晚期肝癌患者中不能提高总体存活率

2014-07-07 佚名 EurekAlert!

据7月2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披露,尽管有着强有力的临床前数据,但与安慰剂相比,药物依维莫司未能在患晚期肝癌的病人中提高总生存率。 晚期肝细胞性肝癌(HCC;这是肝癌中的一个类型)患者的总体存活中位数不到一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药物索拉非尼是唯一的显示能在晚期HCC病人中改善总体存活率的系统性治疗药物。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在临床前模型中,依维莫司可阻止肿瘤进

据7月2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披露,尽管有着强有力的临床前数据,但与安慰剂相比,药物依维莫司未能在患晚期肝癌的病人中提高总生存率。

晚期肝细胞性肝癌(HCC;这是肝癌中的一个类型)患者的总体存活中位数不到一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药物索拉非尼是唯一的显示能在晚期HCC病人中改善总体存活率的系统性治疗药物。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在临床前模型中,依维莫司可阻止肿瘤进展并提高存活率。

波士顿市哈佛医学院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癌症中心的Andrew X. Zhu, M.D., Ph.D.及其同事将546名晚期HCC成年患者随机性地分派接受依维莫司(n = 362)或安慰剂(n = 184);这些病人的HCC在使用索拉非尼期间或之后仍然在进展或他们对索拉非尼治疗不耐受;这两组病人都结合使用了最佳的支持性治疗,并一直持续到疾病进展或对毒性变得无法耐受。来自17个国家的病人是在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间加入这项第三期的研究中的。

研究人员发现这2组间在总体存活率上没有显著的差异:在依维莫司组有303例死亡(占83.7%),而在安慰剂组则有151例死亡(82.1%)。依维莫司组的总体存活中位数为7.6个月,而在安慰剂组为7.3个月。疾病控制率(有着完全或部分最佳总体反应或疾病稳定的病人百分比)在依维莫司组为56.1%,而在安慰剂组则为45.1%。

文章的作者写道:“来自这项研究[EVOLVE-1]的结果扩大了晚期HCC第三期研究中的失败名录,它凸显了对这种癌症进行有效治疗的研发所遭遇的挑战。”

研究人员指出,EVOLVE-l以及其它失败的第三期研究提出了数个重要的教训,它们包括要评估来自第二期试验的功效信号是困难的;替代终点——如进展时间、无疾病进展存活及反应率——不能始终一致地预测第三期试验中的总体存活率;及临床及生物学的异质性困难会影响HCC中标靶疗法的性能。“在没有良好表征及得到验证的预测性生物标记时,如果第三期试验是在未经挑选的人群中开展的话,靶制剂可能会继续有失败的高风险。”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ancer Cell:揭秘乙肝病毒诱导肝癌之谜

肝细胞肝癌是少数几种可以直接由病毒(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HCV)诱发的恶性肿瘤,目前肝细胞肝癌的首要诱因是HBV。HBV引起肝癌主要机制包括以下几种:(1) 病毒蛋白HBx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刺激其增殖能力;(2) 长期HBV感染刺激宿主免疫反应,逐渐发生肝脏炎症、肝硬化,最后导致肝癌发生;(3) HBV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中,融合后直接促进肝癌发生。HBV插入融合至宿主基因的学说早在1980

Gastroenterology:改良的AFP模型可提高预测HCV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能力

在美国,肝细胞癌(HCC)在癌症相关的死亡原因中的比例快速上升,加上肝细胞癌的生存率低,因此实践指南推荐在高风险患者如有HCV相关的肝硬化中实行HCC的监测,以便早期发现HCC,接受有效的治疗,提高生存率。 虽然血清甲胎蛋白(AFP)已被广泛作为HCC的生物标志,但在5个高质量的研究中,AFP大于20ng/mL临界值则为阳性,其检测HCC的敏感性为41%-65%,特异性为80%-90%。 AF

ASCO 2014:阿帕替尼治疗中国进展期肝癌患者的II期研究

标题:中国进展期肝细胞癌患者中应用阿帕替尼的II期随机开放性试验 摘要号:#4019 第一作者:秦叔逵,中国人民解放军81医院 背景:晚期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常见原因。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口服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多激酶抑制剂。本文报告了阿帕替尼一线治疗中国进展期HCC患者的II期临床研究结果。 方法: 这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

ASCO 2014:亚洲进展期肝癌患者口服c-Met抑制剂MSC2156119J单药与索拉非尼比较的Ib/II期试验

摘要号:#TPS4151 第一作者:秦叔逵,中国人民解放军81医院 标题:肝功能Child-Pugh A级,MET阳性(MET+)的亚洲进展期肝细胞癌(HCC)患者中口服c-Met抑制剂MSC2156119J单药治疗与索拉非尼比较的多中心随机Ib/II期试验 背景:HCC患者(pts)预后较差,有效治疗手段有限,在占80%HCC负担的亚洲尤其如此。一项I期试验

Gastroenterology:预防慢性乙肝患者肝癌的治疗方法

乙型肝炎一种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肝癌。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的两个新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表明: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慢性乙肝感染患者肝癌的风险。 在一篇论文中,台湾国立阳明大学研究人员表明,使用批准的口服抗病毒药物核苷(酸)(NUC)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癌长期风险。这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几个不同药物治疗患者的肝细胞癌(肝癌的最常见形式)的风险。与对照组相比,NUC处理患者肝癌发

JAMA:依维莫司不能提高晚期肝癌患者总体存活率(EVOLVE-1研究)

据7月2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披露,尽管有着强有力的临床前数据,但与安慰剂相比,药物依维莫司未能在患晚期肝癌的病人中提高总生存率。 晚期肝细胞性肝癌(HCC;这是肝癌中的一个类型)患者的总体存活中位数不到一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药物索拉非尼是唯一的显示能在晚期HCC病人中改善总体存活率的系统性治疗药物。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在临床前模型中,依维莫司可阻止肿瘤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