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Oncol:“顺铂联姻化疗”可延长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生命

2015-04-09 佚名 中国科学报

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联合全国12家研究中心完成的一项原创性临床研究——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可显著延长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柳叶刀—肿瘤学》。 该院胡夕春教授、张剑医生等自2011年起,将240名年龄分布在18岁~70岁、病程处于复发转移阶段且未行化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以下简称顺铂组)和“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以下简称紫杉

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联合全国12家研究中心完成的一项原创性临床研究——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可显著延长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柳叶刀—肿瘤学》。

该院胡夕春教授、张剑医生等自2011年起,将240名年龄分布在18岁~70岁、病程处于复发转移阶段且未行化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以下简称顺铂组)和“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以下简称紫杉醇组)两组,进行了为期8个周期的治疗。16.3个月和15.9个月之后的随访结果证明:顺铂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7.73个月,较紫杉醇组显著延长了1.3个月。

此次历时4年的临床研究,还有一个被胡夕春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是:绝大多数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都经过紫杉醇类药物的治疗,一旦发生复发转移,就会陷入“无标准治疗方案”的窘境。目前通常的治疗手段,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仅为3~4个月;而进入顺铂组进行治疗者,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将能再延长3~4个月。两者比较,生存期增加了一倍。

在所有乳腺癌患者中,约有20%的人缺乏ER、PR、HER2等3种常见的存在于乳腺癌细胞的受体。这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因其病理分子分型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远处转移,一直是临床上关注的焦点。此次中国团队终于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发现了一个不但有效、而且安全性良好的治疗方案。“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为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制定含有顺铂药物的化疗方案,可以视为一种当下更加凸显疗效和生存质量的最优选择。”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表示。

原始出处

Hu XC1, Zhang J2, Xu BH3, Cai L4, Ragaz J5, Wang ZH2, Wang BY2, Teng YE6, Tong ZS7, Pan YY8, Yin YM9, Wu CP10, Jiang ZF11, Wang XJ12, Lou GY13, Liu DG14, Feng JF15, Luo JF16, Sun K17, Gu YJ18, Wu J19, Shao ZM19.Cisplatin plus gemcitabine versus paclitaxel plus gemcitabine as first-line therapy for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CBCSG006): a randomised, open-label, multicentre, phase 3 trial.Lancet Oncol. 2015 Apr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EJM:乳腺癌辅助化疗时戈舍瑞林有利于保护卵巢

背景:卵巢早衰是化疗常见的毒性作用,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保护卵巢功能的研究表明,其对妊娠结果的影响喜忧参半且缺乏数据的支持。 方法:我们随机分配257名可手术的、激素受体阴性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让她们分别接受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戈舍瑞林(戈舍瑞林组)的标准化疗和没有戈舍瑞林标准化疗(化疗单药组)。其主要研究指标是2年内卵巢早衰的速度,卵巢早衰的定义为停经前6个月且FSH

NEJM: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和多西他赛联合用药:提高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总体生存期

背景: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与安慰剂,曲妥珠单抗和多西他赛联合治疗相比,一线治疗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和多西他赛联合治疗显著提高了无进展生存期。中期分析的结果显示,帕妥珠单抗治疗显著提高了总体生存期,其平均值远远未被超越。我们报导的最终预期总体生存期的结果为平均随访的50个月。 方法:我们随机分配那些从未接受过化疗或者转移性疾病抗HER2治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让她们分别接受帕妥珠单抗

JUM:青少年乳房肿物?少“动”为妙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我国的高发年龄段与西方国家不同,呈现双峰分布,分别集中在绝经前期和绝经后期,即41~45岁和56~60岁。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层次乳腺癌患者生物学特点及临床病理特征不同,与青年乳腺癌相比,老年乳腺癌的侵袭性较低,发展缓慢,恶性程度低,预后好。青年乳腺癌是指年龄≤35岁的乳腺癌病例,国内文献报道占全部乳腺癌的0.3%~11.2%。近年来青年乳

JCO:三分之一乳腺癌患者对基因突变风险表示担忧

密歇根大学综合癌症中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的很多女性担心自己患其他癌症的风险以及亲人患癌症的可能性。该项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最新一期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杂志上。研究指出,总体而言,35%患有乳腺癌的女性对基因检测表达强烈愿望,但当中的43%女性并没有与相关卫生保健专业人士对此进行讨论。研究还发现,尽管并没有研究表明

JCO:MRI获胜!90%乳腺癌可通过MRI筛选出来

大约90%的乳腺癌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MRI) 明确诊断。相比之下,乳房钼靶检查结合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的检出率仅为37.5%。这是一个最新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杂志上研究的关键发现。该项研究由维也纳医科大学的放射科、核医学科与妇产科和临床病理学研究所联合进行。“在有丝毫怀疑的情况下,尤其是对于风险增加的女性,显然核磁共振是可取的选择。我们的研究清楚地显示了磁共

JAMA:别一刀切!不同BRCA突变致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不同

2013年5月,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茱莉在《纽约时报》撰文,说她由于携带BRCA1基因突变而预防性切除了双侧乳腺,近期又有消息称她将切除双侧输卵管以预防卵巢癌。BRCA是抑癌基因,在调节细胞复制、DNA损伤修复、细胞正常生长方面有重要作用;如果BRCA基因突变,就丧失了抑制肿瘤发生的功能。BRCA突变类型达数百种之多,与人体的很多癌症的发生都有关系,其中关系最密切者是乳腺癌,其次是卵巢癌。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