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骨折,该不该用止血带?

2022-04-15 网络 网络

对闭合性骨折或关节置换等手术,止血带使用基本达成共识,而对于开放性骨折使用止血带的必要性尚无定论,在2021 JBJS期刊上,有学者发表了针对此问题的研究。

止血带在骨科四肢手术中应用广泛,其具有可减少术中出血、清晰术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软组织肿胀等优势。

然而,止血带使用引起的局部缺血及术后再灌注,可能与术后肿胀、关节僵硬、术后疼痛、神经失用、感染等不良事件相关。引起相关并发症可能与止血带远端缺血产生的氧化应激和炎症,以及止血带对神经血管的直接加压有关。

对闭合性骨折或关节置换等手术,止血带使用基本达成共识而对于开放性骨折使用止血带的必要性尚无定论在2021 JBJS期刊上,有学者发表了针对此问题的研究。

图片

Background(背景):我们尝试评估在下肢开放性骨折手术治疗中使用止血带是否会导致缺血和再灌注,是否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Methods(方法):一项对1351名胫骨或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他们参加了FLOW(开放性伤口液体灌洗)试验。独立变量是术中止血带的使用,主要结果指标是判定术后1年内计划外再次手术和非手术的伤口并发症

图片

图片

图片

表1:止血带组与非止血带组基线资料比较


Results(结果):无止血带组(分别为18.7%和19.1%)和止血带组(分别为17.8%和20.8%) (p = 0.78和p = 0.52)之间的计划外再手术和非手术的伤口并发症大致相等。匹配后,根据模型相互作用确定,止血带的使用是Gustilo IIIA(比值比,3.60;95%置信区间,1.16至11.78)和IIIB骨折(比值比,16.61;95%置信区间,2.15至355.40)计划外再手术的重要预测因素。

 

图片

表2:术后不良事件对比


图片

表3:两组计划外手术与Gustilo分型的关系


图片

表4:两组非手术后的伤口并发症与Gustilo分型的关系


图片
表5:计划外手术的原因

Conclusion(结果):当前研究显示,止血带的使用不影响下肢开放性骨折手术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然而,在严重的开放性骨折病例中,止血带的使用与计划外再手术的风险增加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外科医生应谨慎使用止血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手术技巧|掌指骨骨折的髓内加压螺钉固定(IMCS)

国外学者采用无头加压螺钉固定关节外不稳定的掌指骨骨折,取得了良好效果。该手术方案不影响关节活动,微创置入,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丨表现、分型、鉴别~

在内翻及跖屈损伤时,由于腓骨短肌肌腱的牵拉,可使第五跖骨基底骨折。骨折线贯穿第五跖骨基底,与跖骨的纵轴几乎垂直(图),而骨骺线与骨的纵轴相平行。

Science Advances:mRNA技术进入新领域:用于治疗骨折和骨缺损,促进骨骼再生

mRNA除了应用于传染病疫苗之外,作为一项平台技术,还有广阔的应用空间,mRNA技术领导者Moderna和BioNTech已经开始了mRNA癌症疫苗的相关研究。

一种直接显露“三踝(前踝、外踝、后踝)”的手术入路

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可同时暴露外踝与后踝,最常用于踝关节骨折的显露。

警惕这11种“小骨折”,可能提示大问题!

本文总结11种可能提示严重合并损伤的“小骨折”,供同行参考。

“漂浮锁骨”:少见病例报告汇总

严重创伤可引起“漂浮肩”、“漂浮肘”、“漂浮膝”等严重骨与软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