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s:化学鸡尾酒将小鼠成纤维细胞直接重编程为心肌细胞

2015-08-25 MedSci MedSci原创

来自同济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报告称,她们利用化学鸡尾酒成功将小鼠成纤维细胞直接重编程为了心肌细胞。这一研究突破发布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973首席科学家、任职于同济大学及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谢欣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其主要研究方向为G蛋白偶联受体(GPCR)信号通路与重大疾病(自身免疫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等)相关性研究及基于GPCR的新药研发;

来自同济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报告称,她们利用化学鸡尾酒成功将小鼠成纤维细胞直接重编程为了心肌细胞。这一研究突破发布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

973首席科学家、任职于同济大学及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谢欣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其主要研究方向为G蛋白偶联受体(GPCR)信号通路与重大疾病(自身免疫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等)相关性研究及基于GPCR的新药研发;小分子化合物调控干细胞命运的研究及新药研发。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细胞丧失或功能障碍所导致,全球有1500多万人受累于这一疾病,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尽管新生小鼠的心脏可以在受损后再生,成体心脏却几乎没有再生能力。受损后形成的纤维组织阻碍了心脏功能恢复。因此,当前的心脏疗法主要将注意力放在了保护其余的心肌细胞及阻止纤维化上。

通过移植心脏干/祖细胞来改善心脏功能虽然在理论上可行,但有限的细胞来源及同种异体移植中可能出现的排斥反应阻碍了大规模的临床应用。胚胎干细胞(ESCs)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都具有生成心肌细胞的潜能,然而仍有一些关键的问题,如心肌细胞分化的效率、转化细胞的功能整合、免疫相容性及肿瘤形成风险有待解决。

通过强迫表达一些转录因子和microRNAs,让非心肌细胞转分化为心肌细胞为实现心肌细胞再生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方法。然而由于使用外源多能性相关因子有可能会造成一些遗传改变,这一安全忧患阻碍了临床应用。近期的一些研究报告称,成功获得了全化学方法诱导的多能干细胞(CiPSCs)和神经祖细胞,表明了用化学鸡尾酒来替代转录因子的可行性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报告称利用化学鸡尾酒生成了起源于小鼠成纤维细胞、可自发跳动的心肌细胞样细胞。这些化学诱导心肌细胞样细胞(CiCMs)表达心肌细胞特异性标记物,显示横纹肌组织,具有典型的心肌钙流及电生理特征。遗传谱系追踪证实了这些CiCMs源自成纤维细胞。进一步的研究证实CiCMs生成经过了一个心脏祖细胞阶段,而非多能阶段。绕过了使用病毒源性的因子,这一概念验证研究为在体内采用药剂来实现心肌细胞转分化,及开发出更安全的心理衰竭疗法奠定了基础。


原始出处:

Fu Y, Huang C, Xu X, Gu H, Ye Y, Jiang C, Qiu Z, Xie X. Direct reprogramming of mouse fibroblasts into cardiomyocytes with chemical cocktails. Cell Res. 2015 Aug 21. doi: 10.1038/cr.2015.99

同类文章:

Lee K, Yu P, Lingampalli N, Kim HJ, Tang R, Murthy N.Peptide-enhanced mRNA transfection in cultured mouse cardiac fibroblasts and directreprogramming towards cardiomyocyte-like cells. Int J Nanomedicine. 2015 Mar 6;10:1841-54

Jayawardena TM, Finch EA, Zhang L, Zhang H, Hodgkinson CP, Pratt RE, Rosenberg PB, Mirotsou M, Dzau VJ.MicroRNA induced cardiac reprogramming in vivo: evidence for mature cardiac myocytes and improved cardiac function. Circ Res. 2015 Jan 30;116(3):418-24.

Jayawardena T, Mirotsou M, Dzau VJ.Direct reprogramming of cardiac fibroblasts to cardiomyocytes using microRNAs. Methods Mol Biol. 2014;1150:263-72
作者简介:

谢欣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副主任,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兼职教授。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得美国新泽西医科和牙科大学神经科学专业的博士学位。随后转入新泽西医学院从事神经生物学方面的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致力于神经节苷酯对神经细胞内钙离子平衡调控作用的研究。2004年加入国家新药筛选中心担任模型建立II部主管,从事G蛋白偶联受体的信号转导通路研究、小分子化合物对干细胞命运调控的研究及高通量/高内涵新药筛选模型建立及应用工作。她的工作不仅获得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同时还获得教育部、人事部优秀人才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的支持,并于2009年起担任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首席科学家。她还获得多项荣誉及奖励,包括“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科院上海分院系统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并于2013年获第十届“全国优秀青年女科学家”奖。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1. 2016-01-16 medsic

    不太懂,但觉得很好大上!

    0

  2. 2016-01-16 medsic

    不太懂,但觉得很好大上!

    0

  3. 2016-01-16 medsic

    赞,

    0

  4. 2016-01-16 medsic

    赞,

    0

相关资讯

Cell Stem Cell:小分子成功能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功能性胰腺β细胞

HighlightsFibroblasts can be directly reprogrammed into definitive endoderm-like cells (DELCs)Small molecules can then guide DELCs into pancreatic progenitor-like cells (PPLCs)PPLCs give rise to all t

Cell:体细胞重编程有助于更高效地获得干细胞

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项干细胞研究新发现,也许有一天会促成更简化的程序获得干细胞,转而应用于培育出可替代衰退身体部位的组织。科学家们将他们的研究结果发布在《细胞》(Cell)杂志上。 这项研究工作是建立于体细胞重编程基础上。体细胞重编程是指将成体细胞重编程逆转至胚胎状态,使它们重新获得变为所有细胞类型的潜能的一个过程。 或许很快这一过程的效率就能得到提高。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科学家们鉴别出

首例使用ips细胞的患者将现身日本

一名日本眼病患者将成为第一个用诱导干细胞(ips)治疗疾病的人。2006年日本干细胞学家山中教授因为发明ips技术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卫生部门组织的一个委员会已经对实验安全性进行投票,现在开始实验在程序上已经没有任何障碍。日本理化研究所发育生物学中心干细胞学家MasayoTakahashi已经为治疗一例黄斑变性患者准备好iPS细胞,和胚胎干细胞不同,iPS细胞来自患者的成体细胞,因此不存在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