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Genet:SPOP突变前列腺癌中,INF2调控的线粒体分裂异常调节

2017-04-30 AlexYang MedSci原创

前列腺癌外显子组和基因组的下一代测序鉴定了大量的遗传变异位点。SPOP(斑点型POZ蛋白)是初级前列腺癌中最经常发生突变的基因之一,表明了SPOP是一个前列腺癌发生和发展的潜在驱使因子。然而,SPOP图片怎样导致前列腺癌的发病机理仍旧所知甚少。SPOP可以作为CUL3-RBX1 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的接头蛋白并且可以招募泛素化底物以便随后的降解。内质网定位的甲酸精蛋白倒甲酸精2(INF2)可以调控

前列腺癌外显子组和基因组的下一代测序鉴定了大量的遗传变异位点。SPOP(斑点型POZ蛋白)是初级前列腺癌中最经常发生突变的基因之一,表明了SPOP是一个前列腺癌发生和发展的潜在驱使因子。然而,SPOP图片怎样导致前列腺癌的发病机理仍旧所知甚少。SPOP可以作为CUL3-RBX1 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的接头蛋白并且可以招募泛素化底物以便随后的降解。内质网定位的甲酸精蛋白倒甲酸精2(INF2)可以调控内质网线粒体交叉点肌动蛋白聚合和促进DRP1招募到线粒体,这是线粒体分裂的一个重要步骤。

最近,研究人员阐释了SPOP可以识别INF2碳末端的一个Ser/Thr (S/T)富集的区域并且可以激发INF2的非典型多聚泛素化。这些泛素化修饰不导致INF2的不稳定,但是可以减少INF2在内质网上的定位和线粒体相关的DRP1斑点的形成,从而取消了SPOP促进线粒体分裂的能力。SPOP调控的泛素化中,INF2的突变逃逸可以促进线粒体的分裂。更多的是,前列腺癌相关的SPOP突变增加了INF2在内质网上的定位并且可以促进线粒体分裂,很可能是通过抑制内生性SPOP的显著抑制效应实现的。另外,INF2在SPOP去激活诱导的前列腺癌细胞移植和侵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最后,研究人员指出,这些发现阐释了新的分子事件,阐明了INF2功能的调控和定位,并且加深了在前列腺癌中,SPOP突变和线粒体动态调节异常关系的理解。

原始出处:

Jin X, Wang J, Gao K et al. Dysregulation of INF2-mediated mitochondrial fission in SPOP-mutated prostate cancer. PLoS Genet. 27 April 2017.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AlexYa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ture:现有免疫治疗搞不定的前列腺癌,被华人科学家用新方法搞定了

在美国,前列腺癌作为一种发病率排名第一,死亡率排名第四的癌症,让美国男性饱受折磨。尤其是其中一种叫做耐雄激素限制疗法的转移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mCRPC),更是要命,五年存活率只有28%。被誉为癌症治疗新希望的免疫疗法目前对mCRPC一点办法也没有,二期临床实验(NCT02601014)表示CTLA-4/PD

Int J Cancer:咖啡可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每天三杯或更多杯可降低前列腺癌的风险。通过实验室实验也证实了抗肿瘤作用。

Prostate Cancer P D: 在不患有转移性前列腺癌男性群体中,共存疾病负担与更高等级肿瘤的联系

尽管较大的年龄与更高级别的肿瘤相关,但是,共存性疾病负担是否有着相似的、独立的联系还不被人们所知。最近,有研究人员就共存性疾病负担对肿瘤等级的影响进行了评估,该评估利用了活检格林森评分。在两个医疗中心中,研究人员将1260名且在1998年到2004年新诊断为非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男性作为群体进行了观察性群体研究。另外,研究人员利用多变量顺序和多项式逻辑回归来评估查尔森合并症指数得分和活检格林森得分。研

Prostate Cancer P D:总量和酒精饮料摄入与侵入性前列腺癌风险

酒精饮料中的乙醇是知名的致癌物质,但是它与侵入性前列腺癌(APC)的关系却并不知晓。近期的一些研究指出,APC患病率的一定程度增加与大量酒精摄入有关系,但是对酒精饮料的类型仍旧不清楚。最近,研究人员利用案例-对照设计和自我陈述调查就APC与酒精摄入频率和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酒精摄入超过两年的优先考虑,并且APC包括高级和晚期两种阶段。更多的是,研究人员描述了酒精饮料啤酒、红酒、白酒和烈酒与APC的

Sci Rep:丙酮酸激酶M2的抑制明显的减弱了晚期膀胱癌对铂化合物的化学抵抗性

铂化合物的化学抵抗性是导致晚期膀胱癌(BC)治疗失败的致死的主要原因。但是,潜在的机制仍旧不清楚,这也阻碍了治疗策略的发展。最近的研究数据表明丙酮酸激酶M2(PKM2),一个瓦博格效应糖解酶,在BC中的表达水平强烈地提高了。最近,有研究人员就PKM2在化学抵抗性中的角色和是否抑制PKM2就可以增加对铂化合物的抵抗性和减少BC生长和发展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紫草素结合PKM2并能抑制BC细胞存活,且

Oncogene:对环氧酶2调控的蛋白裂解酶激活的抑制能抑制前列腺癌细胞死亡和转移

慢性炎症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环氧合酶-2(COX-2)在产生前列腺素并引起炎症中是一个关键的酶,COX-2在前列腺癌(PCa)中经常超表达并且和PCa细胞的侵入和转移相关。最近,有研究人员就COX-2促进PCa细胞侵入和转移的分子机制和COX-2抑制剂在选择的PCa发展模型中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度侵入性PCa细胞中,COX-2和白介素1β(IL-1β)的表达上调,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