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卡制”助力基层医生薪酬公平 哪些地方仍需改进?

2018-08-29 佚名 环球医学

近些年来,除了走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前列的广东省、福建三明市等地,不断推陈出新的安徽省也吸引了很多关注,已俨然成为医改方面的又一“明日之星”。 “两卡制”是安徽省针对基层公卫推出的一个亮点模式,自去年3月份第一次提出,成为许多基层医生关注的焦点。

近些年来,除了走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前列的广东省、福建三明市等地,不断推陈出新的安徽省也吸引了很多关注,已俨然成为医改方面的又一“明日之星”。 “两卡制”是安徽省针对基层公卫推出的一个亮点模式,自去年3月份第一次提出,成为许多基层医生关注的焦点。

何为“两卡制”?简单来说就是刷两次卡,即居民的身份证和医生的绩效卡。居民在获得签约服务后通过身份证认可,服务数据才可传入系统确认;医务人员通过刷自己的绩效卡,表示自己为某患者提供服务,并通过系统自动计算工分和劳务报酬。

在基层卫生系统推行“两卡制”有两大好处。其一,有效控制部分数据造假行为。因为在流程设计上,只有居民刷身份证后才能将服务数据录入系统,这样下来造假时间成本就高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健康档案的真实性;其二,保证公卫考核公开透明。实行“两卡制”后,工作量统一由信息系统记录,能避免中间环节受利益链驱使,出现考核不透明、不公平的现象。只有公卫考核做到公开透明,才能保证基层医生得到合理、公平的绩效收入。

正是因为“两卡制”在基层卫生管理中具有优越性,今年开始,安徽省卫计委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工作。8个多月以来,成效显着,解决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真实性和规范性问题,提高服务效率,实现服务成效与项目资金分配挂钩。但改革推进之初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基层医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1、居民身份认证有难度

“两卡制”要求居民在公卫服务中携带身份证,但部分人群不一定每次都能做到,这给居民认证身份增加了难度。其实,公卫服务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群众解决健康问题,所以流程设计应尽量简便、可及,如将单一的身份证认证更改为人脸识别、指纹录取等多种形式,或能使“两卡制”推行起来更容易。

2、高龄村医操作有难度

很多基层村医年龄普遍较大,接受信息化技术比较困难。“两卡制”在实际推广过程中,要考虑到基层公卫服务从业人员的接受能力,建议给这部分群体足够的时间适应和过渡。

3、村医、乡医的任务分配问题

尽管“两卡制”确能避免基层公卫中一些可能的问题,但大家真正的关注点还是公共卫生服务中的权重分配问题。开展的公卫项目中具体哪些由村医承担,哪些由卫生院乡医负责,只有任务明确,大家才能心里有数、干得踏实。

总体来说,纸质化、低效率的公卫服务模式将被现代化、高效率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所取代。“两卡制”不仅提升了居民对公卫服务的体验感,还直接改善了基层医生的工作方式和绩效考核模式。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政策推广,以促进医疗改革的成功。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两卡制”来了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透明化的大举措

2017年,试点大省,安徽放大招了,即将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试点,这一措施将使得了公卫绩效考核公平、透明,经费不再被克扣、截留。这给全国公卫事业带了一个好头!今年2月,安徽省基层卫生工作会议召开。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于德志出席会议并作报告,其中提及到加快建设省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试点。什么是“两卡制”,“两卡制”又会对我们基层医生开展公卫服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