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U18∣肾癌中性粒细胞通过Galectin-9/Tim-3抑制CD8 + T细胞的抗肿瘤应答

2018-03-24 谢湖阳 肿瘤瞭望

肾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的趋势;而目前对肾癌的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明确。大量研究表明,肾癌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与其肿瘤微环境中浸润的各种免疫细胞之间交互作用密不可分。中性粒细胞是实体瘤浸润免疫细胞的重要组分,并且在不同的肿瘤微环境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表型。目前尚不清楚中性粒细胞在肾癌中的性质、功能、调节方式和临床意义。

肾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的趋势;而目前对肾癌的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明确。大量研究表明,肾癌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与其肿瘤微环境中浸润的各种免疫细胞之间交互作用密不可分。中性粒细胞是实体瘤浸润免疫细胞的重要组分,并且在不同的肿瘤微环境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表型。目前尚不清楚中性粒细胞在肾癌中的性质、功能、调节方式和临床意义。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团队研究肾癌组织浸润中性粒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特征,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及其与CD8 + T细胞的相互作用。最新研究结果在本次EAU会议上进行了壁报交流,研究题目为“Tumor associated neutrophils suppress CD8+ T cells responsiveness through galectin-9/Tim-3 to deteriorate survival in human renal cancer?”(Abstract Number:279)。

该研究通过IHC在包括207个可评估的肾癌样品的组织微阵列上分析CD66b+细胞浸润情况。在45%的肾癌组织中发现中性粒细胞浸润,而具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的患者总生存时间明显低于未发现中性粒细胞浸润的患者。


这些肿瘤中浸润的中性粒细胞显示活化的CD54+表型,也表达高水平的半乳糖凝集素9(Gal-9)。由肿瘤条件培养基激活的中性粒细胞生命明显延长并且强烈表达具有与它们浸润在肾癌组织中相似表型的Gal-9,而肿瘤浸润中性粒细胞上Gal-9和CD54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性。活化的Gal-9 +嗜中性粒细胞有效地抑制了体外正常T细胞干扰素-γ(IFN -γ)的分泌,通过抗体阻断Gal-9/Tim-3途径可以逆转被抑制的CD8+T细胞杀伤功能。


该研究结果发现了在肾癌中浸润中性粒细胞高表达Gal-9的新表型,并为在肾癌中阻断Gal-9/Tim-3通路,从而预防和治疗这种T细胞免疫耐受提供了新的功能性证据。

作者:谢湖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肾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里程碑

肾癌是FDA批准靶向药物最多的癌种之一,包括7种抗血管生成药物、2种mTOR抑制剂,还有1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因此肾癌靶向治疗的13年是踏歌而行的13年。当下靶向药物已出现新老交替,更强更有效的药物不断涌现。本文为大家梳理了肾癌一线、二线和辅助靶向治疗的关键性研究。

病例分享:晚期Xp11.2染色体易位性肾癌贯序舒尼替尼、阿昔替尼治疗病例报道1例

细胞因子时代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的中位生存时间(mOS)为12月左右1。靶向治疗时代提高至30月左右2-8。而近年来批准的乐伐替尼联合依维莫司再次将该数据延长了10个月左右9。如何贯序、联合以及寻找预测因子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报道了1例晚期Xp11.2染色体易位性肾癌的多学科、贯序治疗。

EAU18∣郭剑明教授团队:中性粒细胞浸润或可成为肾癌靶向治疗的生物预测指标

2018年第33届欧洲泌尿外科年会(EAU18)于当地时间3月16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拉开帷幕。本届大会有多篇优秀的中国研究入选壁报展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郭剑明教授团队“应用中性粒细胞浸润预测肾癌TKI靶向治疗获益” 的研究也在其中。

EAU18∣叶定伟教授团队:中国年轻肾癌患者遗传易感基因胚系突变谱

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患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因此,肾脏肿瘤正日益成为威胁国人生命健康、增加国民经济负担的重大健康问题。

NEJM:纳武单抗+伊匹单抗治疗晚期肾癌效果优于舒尼替尼

研究认为,相比于舒尼替尼,纳武单抗+伊匹单抗可大幅延长晚期透明细胞肾癌患者生存期

EAU18∣叶定伟教授团队:DNA修复基因功能性突变与肾癌靶向治疗耐药相关

肾癌约占所有成人恶性肿瘤的3-4%,是我国泌尿系统肿瘤第三大癌种。其中有将近一半的患者以转移性疾病起病或进展至全身转移。靶向治疗一定程度改善了晚期肾癌预后,但并非所有人都能从中获益,部分患者对靶向治疗可发生耐药。提前预测患者对靶向治疗的敏感性有助于更精准地药物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