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精准服务患者的钛米机器人 还能减少医护职业伤害

2017-11-06 唐闻佳、袁蕙芸 文汇

到吃药时间,机器人会去呼叫病人、发药、监测病人生命体征……今年9月,作为上海首批引进和使用钛米机器人的医疗机构,仁济医院率先在核医学科引入钛米机器人,进一步开启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与医院管理职业防护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运行一个多月来,钛米机器人不仅为患者带来更精准的服务,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职业伤害。作为甲状腺癌治疗的特异性分子靶向药物,放射性碘131是目前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病灶治疗的重要

到吃药时间,机器人会去呼叫病人、发药、监测病人生命体征……今年9月,作为上海首批引进和使用钛米机器人的医疗机构,仁济医院率先在核医学科引入钛米机器人,进一步开启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与医院管理职业防护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运行一个多月来,钛米机器人不仅为患者带来更精准的服务,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职业伤害。

作为甲状腺癌治疗的特异性分子靶向药物,放射性碘131是目前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病灶治疗的重要手段。其原理是,放射性碘-131可以被术后残余的甲状腺癌细胞特异性吸收,释放β射线对甲状腺癌进行照射,达到治疗目的。不过,由于患者服用治疗剂量的放射性碘131后,可对周围人群造成潜在辐射危害,所以按临床指导,患者在进行大剂量放射性碘-131治疗时,必须在一定时间、在特定的放射性辐射防护隔离病房中进行。

据仁济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刘建军介绍,以前为减少对医护人员潜在辐射危害,医生、护士每次进病房都要穿上铅衣,临床上通常将一周内需服用的药物一次性发给患者,医生和护士一般通过监护视频和对讲设施与患者进行查房、咨询答疑,患者每日例行生命体征观察也主要由患者自行完成并报告。患者服用药物头两天,副反应比较大,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还可能出现喉头水肿、呼吸窘迫甚至窒息。如果监测不及时,将增加潜在的医疗安全风险。

如今,上海自主研发的这台钛米机器人能充分贯彻治疗规范要求,每两小时对所有病人进行一次体检:机器人会自动前往每个隔离病房,呼叫患者姓名,确认患者身份后自动进行包括体温、血压、甲状腺摄碘和辐射残留等生命体征监测。这可以大大降低医护人员进出隔离病房的次数,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提高医疗安全标准。

核医学科病房服务机器人还能帮助护士完成药物分发和服药方法的告知。护士通过人脸或胸卡认证后放入药物、确定发放病床,机器人会自动前往每个隔离病房,呼叫患者姓名,经语音确认后自动打开药箱,播放服药通知。

机器人的功能还有很多:通过实时视频交互,医生、护士可以通过机器人与病人进行远程交流;机器人身上的辐射检测设备能采集病房环境辐射情况,并能根据需要进行相应报警。机器人还可以开启对话功能,开展术后患者教育,并将将枯燥的医疗知识变成动画场景中的语音问答。

刘建军主任称,钛米机器人在临床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对患者的监护治疗与安全,让患者感觉医护人员一直陪在身边,减少了隔离带来的焦虑与孤独感,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辐射风险,使医务人员能在防护更安全的环境下掌握患者的情况。他希望今后能进一步改善和发展人机互动的能力,增加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互动,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作者:唐闻佳、袁蕙芸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