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仁济医院“更聪明”肝癌治疗策略 先让癌细胞衰老再给予精准清除

2019-10-06 唐闻佳 袁蕙芸 文汇报

​先诱导癌细胞衰老,再给予其致命精准重击,且不伤及正常细胞。今天,《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与荷兰癌症研究所一项“更聪明”肝癌治疗的合作研究成果,为肝癌精准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先诱导癌细胞衰老,再给予其致命精准重击,且不伤及正常细胞。今天,《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与荷兰癌症研究所一项“更聪明”肝癌治疗的合作研究成果,为肝癌精准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近十年来,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高速发展,科研人员发现,许多信号通路中的相关基因突变与肝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遗憾的是,肝癌的主要基因突变类型并不能直接作为有效的药物靶点,换言之,肝癌精准靶向药的研究进展艰难。临床上,使用非特异性的多靶点药物——索拉非尼和乐伐替尼,是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标准疗法,但临床疗效十分有限。


长期以来,针对细胞增殖特点研发的抗癌化疗药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体内正常细胞,可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效果有限。故此,全球科研人员都希望在这些传统治疗方法之外找寻新的有效策略。而此次上海仁济医院覃文新研究团队与荷兰癌症研究所勒内·伯纳兹教授实验室合作,围绕“诱导和利用肿瘤细胞弱点治疗肝癌”这一新策略展开科研。


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首次发现,细胞分裂周期激酶(CDC7)抑制剂能特异地诱导TP53基因突变肝癌细胞衰老,而对正常细胞无衰老诱导作用。科研人员通过高通量化合物筛选技术,发现抑郁症治疗药物“舍曲林”可以特异地促进这些衰老的肝癌细胞凋亡。


这一发现令科研人员激动不已。据此,他们实现了首先诱导TP53基因突变的肝癌细胞进入特定状态(发生细胞衰老),这样,该状态下的肝癌细胞就拥有了“获得性弱点”。然后,科研人员根据该“弱点”,筛选出能够特异促进该衰老细胞死亡的化合物,进而特异性清除这些“变老”的肝癌细胞,而不伤及正常细胞。


仁济医院覃文新研究员形象地将此策略称为“One-two punch(组合拳式或分步式)”肝癌治疗模式。“第一拳”,类似拳击比赛中组合拳里的第一招“虚招”,即利用肿瘤细胞存在的特异突变,将其特异地诱导到某种特定状态如细胞衰老状态,使肿瘤细胞露出“破绽”,而对人体内其他增殖的正常细胞没影响或影响较小。接下来“第二拳”,类似组合拳里第二招“实招”,精准将衰老的肿瘤细胞清除掉。


科研人员在肝癌动物模型中证实,这一“组合拳”疗法能显著抑制肝癌进展,其作用显著优于现有多靶点药物索拉非尼等。目前,相关抑制剂均已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有望为肝癌精准治疗提供新方法。


原始出处:


Cun Wang, Serena Vegna, Haojie Jin, et.al. Inducing and exploiting vulnerabilit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liver cancer. Nature 02 October 2019

作者:唐闻佳 袁蕙芸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微型药物胶囊准确靶向癌细胞

气体从洞中逸出,为胶囊移动提供动力。 图片来源:Wu, et al.可自我推进的微小胶囊蜕去外壳,并将药物直接运送至肿瘤细胞。这些微型机器人的作用在老鼠肠道中得到了证实。或许有一天,它们会成为癌症的靶向治疗手段,到达体内一些难以触及的部位。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科学—机器人学》。“当胶囊到达肿瘤时,我们可以激活它、让胶囊破裂并且释放微型马达,它们就会在肿瘤区域移动。这一举动对药物输送非常重要。”美国

白血病治疗耐药怎么办?新疗法“从抗体开始 根除癌细胞

在影视剧中,白血病一度是“绝症”的代名词。其中急性白血病进展很快,若不治疗,生存期很短。急性白血病通常又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细胞的B系或T系细胞在骨髓内异常增生的恶性血液肿瘤,约占成人白血病的1/5,也是最常见的儿童癌症之一。

Nat Cell Biol:研究揭示肿瘤生长的核心——癌细胞的进食机制

由辛辛那提大学、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和广岛大学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了癌细胞的能量产生机制,这种机制推动核仁的生长,并导致肿瘤迅速繁殖。这项研究结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它可能会导致新的癌症治疗方法的发展--通过切断核仁的能量供应来阻止肿瘤的生长。

Nature:近朱者赤,近癌“者”易“腐败”

北京时间8月29日,发表在《Nature》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Frances Crick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使用其开发的一项旨在研究肿瘤微环境的新技术发现,紧邻肿瘤的健康细胞正变得像干细胞一样,支持着癌细胞生长。

切断能量、切断氧气、切断营养“饿死癌细胞”的正确打开方式

早在公元前5000年,人类就发现了最古老的癌症病例。此后的时间内,人类一直在与癌症漫长的争斗。目前,针对癌症的治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常规的手术、化疗、放疗,越来越多的研究涉及到激素、微生物、昼夜节奏以及肿瘤微环境等诸多领域,致力于方方面面瓦解肿瘤;而在这其中,“饿死癌细胞”最引人关注。

Nat Commun:催眠大师重现江湖,乳腺癌药物开启癌细胞的睡眠模式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乳腺癌药物会迫使一些癌细胞进入“睡眠模式”,这为找到使癌细胞永久沉睡的方法开辟了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