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ox Biol:Sirt1-Sirt3轴具有作为缺血性中风的治疗靶点潜力

2017-09-24 Emma MedSci原创

缺血性中风是指脑血栓形成或脑血栓的基础上导致脑梗塞、脑动脉堵塞而引起的偏瘫和意识障碍。

缺血性中风是指脑血栓形成或脑血栓的基础上导致脑梗塞、脑动脉堵塞而引起的偏瘫和意识障碍。常有先兆症状,如头晕、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等,在血压低时更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引起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剧烈变化。血脑屏障是指脑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和脑脊液之间的屏障,这些屏障能够阻止某些物质(多半是有害的)由血液进入脑组织,这种结构可使脑组织少受甚至不受循环血液中有害物质的损害,从而保持脑组织内环境的基本稳定,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生理状态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Sirtuin1(Sirt1)和Sirtuin3(Sirt3)是沉默信息调节因子蛋白家族最具特征的两个成员。有研究发现Sirt1和Sirt3在抵抗细胞应激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两种sirtin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因此研究人员调查了Sirt1-Sirt3轴在体外缺血时对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irt1-Sirt3轴可能是BBB生理学上的重要调节剂,具有作为缺血性中风的治疗靶点潜力。

研究人员用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模拟体外BBB,利用糖氧剥夺(OGD)模拟缺血。跨膜电阻(TEER)结果显示,siRNA和salermide抑制Sirt1均能显著降低BBB通透性,而敲低Sirt3表达却能提高BBB通透性。Sirt1能够抑制AMPK-PGC1途径调节OGD后的Sirt3表达。利用AMPK抑制剂化合物C,能部分阻止Sirt1-Sirt3轴对OGD后BBB通透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以及检测细胞色素c释放检测显示,Sirt1和Sirt3能够治疗OGD诱导的凋亡,并且抑制Sirt1表达能减弱线粒体活性氧(ROS),有助于Sirt1-Sirt3轴对BBB通透性和细胞损伤的调节。

原始出处: 
Tao C, et al. Sirt1-Sirt3 axis regulates human blood-brain barrier permeability in response to ischemia.  Redox Biol. In Press. doi.org/10.1016/j.redox.2017.09.016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翻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Emma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troke:针灸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是否安全有效?

在中国针灸是一种缺血性脑卒中后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但从以前的随机试验的证据是不确定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在一个更有力的较大规模的试验设计和安全的临床疗效。 方法这是一项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试验。862例住院患者肢体瘫痪3至10天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被针刺加标准治疗或标准治疗。针刺应用每周5次,3~4周。主要结果为:(1)死亡/残疾,Barthel指数和(2)死亡/6个月的照顾。 结果 在6个月

Stroke:少吃红肉可以降低缺血性中风的风险

膳食蛋白质对中风风险的影响已表现出不一致的结果。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饮食中蛋白质的来源与中风和无症状性脑中风风险之间的关系,该研究是一个大型社区为基础的队列研究。该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ARIC)研究共包括11601名成年人(年龄,在基线1987-1989年为45-64岁),这些参与者没有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膳食蛋白质摄入量通过验证在基线和随访6年后食物频率问卷进行评估。卒中事件是通过到2011年1

NEJM:缺血性中风或TIA后接受吡格列酮治疗可降低中风或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

尽管可接受目前的预防性治疗,但是存在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患者其日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较高。识别作为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可提高吡格列酮(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有益于脑血管病患者可能性。

Lancet:大数据看中风的预防(INTERSTROKE试验)

最近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者称,全世界90%的中风,发病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10个,但是十个致病因素会因为地域的不同而所占的比例也有差别。近期发表在《柳叶刀》(The Lancet )杂志上的文章表明,中风的预防是目前中风最紧迫的事情,但是地域差异性会影响预防策略的实施。中风是引起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对于中低收入人群来说,中风的两种形式包括由于血栓引起的缺血性中风,大概占到85%;另外一种是脑

Stroke:急性缺血性中风接受机械血栓切除术的预后评估

少于半数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机械血栓切除术获得永久性临床益处。因此,迫切需要了解早期再灌注的有限疗效的具体机制。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STROKE上的研究评估了血管壁通透性损伤的预测和预后意义及其与急性脑卒中血栓切除治疗术后血脑屏障(BCSFB)破坏的关联。此研究主要是关于支架取出器治疗急性卒中患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定义血管壁通透性损伤为:在24-48小时随访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中钆血管壁增强(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