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R: 围手术期输血不能改变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总体生存率

2021-08-26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结直肠癌 (CRC) 是全世界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和第四高的发病率的癌症,并且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稳步上升。

       结直肠癌 (CRC) 是全世界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和第四高的发病率的癌症,并且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稳步上升。在美国,CRC 约占全部新癌症诊断的 8%,其中三分之一是直肠癌。手术仍然是直肠癌治愈性治疗的中流砥柱,但是有很大一部分结直肠癌患者由于肿瘤出血、慢性促炎状态、营养不良或新辅助治疗。存在术前贫血。而贫血有通常与接受癌症手术的患者的虚弱和生存期缩短有关。因此,术中输血成为了常规的治疗手段,但是输血对手术后肿瘤学结果的影响尚无定论。因此,本项研究旨在探究接受根治性直肠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输血与肿瘤结局之间的关联,主要是评估接受围手术期输血与接受临床 I 至 III 期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之间的关联。

 

 

       研究人员纳入了 2010 年至 2018 年在美国6个医疗中心接受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对患者是否接受术中输血进行了分组,主要观察结果是结直肠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次要结果是总生存期、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住院时间、手术部位感染和再入院率。

 

      最后统计时总共纳入了 312 名患者,包括 100 名接受输血的患者和 212 名未接受输血的患者。在倾向评分匹配分析中,接受围手术期输血与较差的 5 年无病生存率无关(输血,78% VS 未输血,83%;p=0.32),但与较差的 5 年总体生存率相关(输血 65% VS 与未输血 86%;p < 0.001),同时术中输血也会增加住院时间(输血,9.9 天 VS 未输血,7.6 天;p = 0.001)。

图:输血对于术后死亡率的影响

      本项研究证实接受围手术期输血与较差的无病生存率无关,但与较差的总生存率相关。这些发现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在考虑围手术期输血时很重要。

 

 

原始出处:

Hanna, David. Et al. Peri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Worse Overall Survival But Not Disease-Free Survival After Curative Rectal Cancer Resection: A Propensity Score–Matched Analysis. Diseases of the Colon & Rectum.202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Blood:细思极恐,15%的HIV阳性者献血时知道自己已感染HIV!

在美国,15%的HIV阳性献血者在献血前几天接受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也就是说,他/她们明明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了HIV,但还是去献血了。我们还能安心的输血吗?

1 例多次输血者弱抗体的产生过程及其对输血效果的影响

为保证输血安全和有效,输血前需要筛查患者 的不规则抗体,以使患者输注配合的血液。漏检低 效价的弱抗体会导致血液输注无效,甚至导致溶血 性输血反应[1]。本实验室遇到1 例因多次输血致产 生弱的不规则抗

输血就是输全血吗?您可能需要输入的是血浆!

相信大家对于输血都是非常熟悉的,至少很多人都献过血吧,我们献出来的血都是给了一些需要输血的人群使用。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学专家们发现根据疾病的不同,已不再所有情况都需要输入全血,有些情况输入血浆会更

Lancet:术前铁剂治疗不能改善贫血患者术后输血需求

在择期腹部手术前10-42天对贫血患者进行静脉注射铁剂治疗,不能降低患者术后的输血需求

NEJM:大规模研究证实,高血红蛋白输血对早产儿并无更多益处

出生时体重很轻的婴儿,患贫血的风险很高,经常需要输血才能生存。再进行输血时,有些医生采用较高的血红蛋白阈值,而有些则采用较低的血红蛋白阈值。

Intensive Care Med:粘弹性止血是否可以增强重大创伤出血患者的存活率?

当前创伤复苏优先考虑控制出血,并使用大出血方案(MHPs)来预防和治疗凝血功能障碍。近日,一项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接受经验性MHPs的创伤患者的结果,并通过VHA或CCT指导的干预措施来加强。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