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的4大误区 你中了几个?
2018-10-29 佚名 健康界众说
不知道您是否有过这种感觉,心脏很厉害地跳一下或者心脏突然一下“发空”,有时候还伴有心慌、心悸、胸痛等症状,这很可能就是心脏早搏,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漏跳”或者“偷停”。
不知道您是否有过这种感觉,心脏很厉害地跳一下或者心脏突然一下“发空”,有时候还伴有心慌、心悸、胸痛等症状,这很可能就是心脏早搏,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漏跳”或者“偷停”。
早搏是一种比较高发的心律失常,可偶然出现或者在劳累、紧张、喝浓茶或咖啡后出现,多则24小时内达到数万次。
如果连续性监测,多数人都能“抓到”早搏。
早搏可以没有症状,体检偶然发现,也可以伴有严重心悸、胸闷等不适。早搏可常见于正常人,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
早搏还可进一步诱发心动过速,有的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心脏早搏千万不能忽视,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前些日子,有个好朋友心电图机用户问我,早搏是不是不能运动?是不是就有心脏病?
我才了解到很多人对早搏都有一定的误解,今天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早搏常见的四大误解。
误区一:早搏的人不能运动
早搏患者完全可以正常的运动。
因过度疲劳、饮用烈酒、喝浓茶、服用某些药物等引起的生理性早搏,只要去除诱因,早搏自然会消失。
另外,对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心脏的低位起搏点等不及正常的搏动而产生的早搏,只要随着交感神经兴奋,早搏就会消失。
早搏并非健身运动的“禁区”,即使是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早搏,也并非完全忌讳运动
误区二:早搏都是因为心脏病引发的
早搏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不伴有心脏病的称做功能性早搏,伴有心脏病的称做器质性早搏。
有人认为早搏就是不正常,是心脏有病,这不完全正确。
有资料显示,几乎所有的人在一生中都发生过早搏,只不过许多人没有感觉到而已。
生理性早搏主要是发生在疲劳、情绪激动、饮酒或饮浓茶、过度吸烟、咖啡等刺激性炊料时。
此外,一些药物也可以诱发早搏。
病理性早搏多发生在高血压、心肌病、心肌炎、冠心病等。当然,早搏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发生率更高。
正常人群中也会出现早搏现象,而单纯的早搏并不能简单的认为与心脏病有关。
误区三:心脏停跳就是早搏
所谓早搏,是由异常心电现象引起的心脏提前收缩,即心脏受到窦房结以外部位的指令而提前收缩。
根据指令所在地的不同,早搏可分为房性早搏、窦性早搏和房室交界区性早搏。
所以,早搏并没有使心脏停跳。
误区四:早搏的频率与危险性有关
过去,通常把每分钟出现6次早搏作为一个界限,每分钟6次以上者多考虑病理性早搏,6次以下者多属于生理性早搏。
早搏的危险性是由诱发因素的严重性和早搏进一步发展为恶性心律失常的情况来决定的,而不是由早搏的次数或症状而定。
总结
我们的心脏就像一部机器,总是一刻不停地规律运转。可再好的机器也有它的使用年限,而不同类型的早搏就像一个失控的零件,会无端增加机器运转次数,久而久之,这部机器的寿命也就缩短了。
所以,请对我们的心脏多一份关爱,对我们的心跳多一份关注吧!
平时也对我们的心脏多一层保护,小编建议定期检查下自已的心脏和身体情况,可以购买一个家用心电图机,出现异常不适情况,及时自查心电图,给心更多呵护。
早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还浑然不知,更怕我们漠然视之。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误区#
63
#早搏#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