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3000个免费学医名额!包分配,全入编

2018-05-03 羽兮 基层医师公社

为解决基层医疗人才“进不去、用不了、留不住”的问题,有地区放话了:连续3年免费培养全日制大专医学生,免学费、住宿费,给补助、经费,包分配,享受编制,毕业后留卫生院!

为解决基层医疗人才“进不去、用不了、留不住”的问题,有地区放话了:连续3年免费培养全日制大专医学生,免学费、住宿费,给补助、经费,包分配,享受编制,毕业后留卫生院!

近日,湖南省卫计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扶贫办联合发布《关于开展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土化人才培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从2018年起至2020年连续举办3届,共计划培养3000名基层医生。



不仅是开出的条件在当地叫好,享受的待遇更是让其他地区眼红,赶紧来看看:

第一、报名条件:户籍必须在贫困地区

据悉,《通知》要求必须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才有资格报名:



看清楚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报名,这里主要面向当地51个贫困县市区的毕业生,强调基层人才本土化。

同时,我们从《通知》贯彻的主旨也能看出,这次定培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农村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它兼顾扶贫攻坚的历史使命,在待遇落实上更有保障。机会着实难得,符合条件的考生一定要好好把握住。

第二、免学费、住宿费,有补助、经费,更有编!

从《通知》政策保障上来看,这次湖南省开出的条件除了落实全国其他地区以往的普遍福利,即免除学费和住宿费,享受一定生活补助及培养经费以外,还给当地考生及家长吃下定心丸:



“确保有编有岗,落实其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等待遇”,纵观其他省市相关政策,这21个字显得格外掷地有声,不仅体现出当地政府落实基层人才待遇的决心,也折射出基层医疗用人荒问题亟待解决的事实。

人才留不住是普遍现象,关键看如何解决。用实实在在的待遇和编制稳住人心,让基层人才站稳脚跟,找到归属感,才能真正破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魔咒,彻底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第三、培养计划:缺啥补啥,注入助理全科新鲜血液

国务院办公厅曾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2到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对于广大农村群体来说,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

在这一方面,《通知》极好地响应了国家号召,提出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须继续进行2年的助理全科医生、中医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基层输出有效的全科医生。



这是符合目前城乡医疗现状的,相对于城区,农村地区的医疗机构底子薄、基础差,而居民对医疗的需求量却在与日俱增,全科医生的加入刻不容缓。符合要求的医学生在接受完“3+2”培训后再回到基层,能力和技术都将得到突飞猛进的提高,为更好地服务百姓奠定了基础。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湖南省这段时间一直在持续发力,无论是中医专长考核放开准入标准,乡村医生执业5年就能参与,还是这次的基层医疗人才定向培养,确保编制到位,当地有关部门在基层人才建设和培养上都是煞费苦心,并得到了多方认可。

希望其他地区也能快马加鞭,脚踏实地地让更多优渥的政策滋养、浇灌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

附:《关于开展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土化人才培养工作的通知》全文








作者:羽兮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5)
#插入话题
  1. 2018-12-20 yangfl14
  2. 2018-05-11 jihuaijun1112

    我8了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0

  3. 2018-05-09 jihuaijun1112

    学习学习学习

    0

  4. 2018-05-09 jihuaijun1112

    学习学习学习

    0

  5. 2018-05-08 jihuaijun1112

    学习学习学习

    0

相关资讯

广东3年投500亿加强基层医疗建设 儿科医生工资有望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卫生计生系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绩。”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团集中审议2018年预算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段宇飞如是说。2017年是广东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多项“广东经验”备受关注。新的一年,广东医改将有哪些新动作,又将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段宇飞接受了羊城

基层医生看过来 代表委员正在为你们发声

全国两会进入中末期,如何强基层被医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包括方来英、李为民、陈仲强等医界大咖在内的代表委员,将议案、提案聚焦分级诊疗、医联体等与基层医疗建设的相关医改举措。

代表呼吁设置独立全科医学科 提升全科医生荣誉感

医院基本上无独立的全科医学科,导致全科医生职业认同感较低,严重制约全科医生队伍发展。

李文洲委员:基层医疗机构三大问题急需解决

近年来,关于医疗改革的解读信息极其丰富,但基层医疗机构改革现状如何,怎样能落到实处,还存在哪些问题,是否值得我们深思?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基层医疗机构工作者——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政协委员、林甸县医院副院长李文洲。医疗服务能力是最大瓶颈据李文洲介绍,他所在的大庆市林甸县医院硬件设施配备极度匮乏。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检查器材严重不足,国家对村卫生室的建立只明确要求一些常规器材,如体重仪、血压

1000家医院要扩建,大三甲的威胁来了!

按以往的卫生规划,县级医疗机构往往被设置为二甲、三乙医院,但在不久前艾力彼发布的2017中国县级医院竞争力百强榜上,已经有了16家三甲医院,还有不少获得了JCI及星级认证。甚至还出现了床位数超过3000的县超级医院。

中国基层医疗正迎来6大变局!

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工作重心的新医改已经走过了九个年头,尽管老百姓看病就医负担仍然很重,医务人员也没有受到明显的鼓舞,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政策在调整中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明朗,并越来越有利于乡镇卫生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