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儿国产短缺药新进展:浙江一药厂预计本周恢复供药

2017-11-21 陈斯斯 澎湃新闻

白血病患儿短缺药“巯嘌呤片”的生产情况有了新进展。11月15日,澎湃新闻报道“白血病患儿遭遇廉价国产药短缺、进口药一瓶超千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1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此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要“将心比心”、“特事特办”、“切实加大国产廉价药生产供应保障力度”。此前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显示,通过国药批准文号允许生产巯嘌呤片的药企有6家,但其中4家早已停产,目前只有陕西兴邦药

白血病患儿短缺药“巯嘌呤片”的生产情况有了新进展。

11月15日,澎湃新闻报道“白血病患儿遭遇廉价国产药短缺、进口药一瓶超千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11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此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要“将心比心”、“特事特办”、“切实加大国产廉价药生产供应保障力度”。

此前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显示,通过国药批准文号允许生产巯嘌呤片的药企有6家,但其中4家早已停产,目前只有陕西兴邦药业和浙江浙北药业处于暂时停产状态。

11月21日,记者从浙江浙北药业了解到,浙北药业正积极和浙江省食药监部门沟通,预计本周可以将产品供应给各医药公司和医院,后期会根据市场供应情况,适时安排生产,以满足患者需求,保障该药物的正常供应。

浙北药业表示,巯嘌呤片因为其特殊的药理作用,根据新的GMP要求,需要在独立的生产车间生产,浙江浙北药业在新建车间阶段内暂时停止了该品种的生产,而目前该新建车间已经通过浙江省药品认证中心的GMP认证,相关产品经过检验,符合中国药典的各项规定,已经于第一时间启动新车间的建设工作。

浙北药业已经取得巯嘌呤片新车间的GMP证书。 浙北药业供图

另一家暂停供应药物的陕西兴邦药业,目前因没有原料无法生产,正在通过食药监部门的审批,一旦完成原料认证,拿到食药监部门批文即可恢复生产。

巯嘌呤片,主要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葡萄胎等,它属于国家基药品种。目前来说,巯嘌呤是儿童白血病治疗(尤其是维持期)的骨干药物。

11月20日晚,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的新闻刷爆了白血病患儿家长微信群——彩虹妈妈家长会。这一微信群内汇集了400多名有着白血病经历的患儿及其家长,他们通过互助形式来寻求短缺药。

“现在是细雨蒙蒙的季节,每天早上起来都看不到太阳,但看到报道,病友们都很开心,温暖在心。”来自浙江温州的一名白血病患儿妈妈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看到总理对这一短缺药物进行批示后,她翻朋友圈看到好几个病友都在转发这篇报道,她感受到了一丝希望。

11月21日下午,浙江浙江奥托康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巯嘌呤片已经停产多年,作为生产商,目前该药厂负责人也在考虑能尽快恢复生产。

同日,此前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的上海新华医院小儿血液肿瘤科主任袁晓军表示,总理批示让那些需要使用巯嘌呤治疗的白血病患儿和他们的家庭以及临床医生看到了希望,她很感动。

袁晓军告诉记者,在中国,经过几代人近四十年努力,儿童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已经成为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特别是近几年国内施行了较为统一规范的化疗方案,加之儿童大病医保政策的推广实施,国内儿童白血病的治愈率已与国外相差不大。

“真诚希望能够尽快建立临床需求与政策之间的有效衔接机制,为生产廉价有效药物的企业予以政策上的保护倾斜,定期进行临床调查与反馈,及时调整市场产品生产。”袁晓军表示。

作者:陈斯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如何确定短缺药品价格?卫计委:协调研究中

关于民众比较关心的短缺药品的价格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益新28日表示,卫计委正在协调研究,为药品回归临床价值、进行药物政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30种临床短缺药品列入清单管理

减少药品短缺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今后,鱼精蛋白、丝裂霉素等130种临床急需短缺药将列入清单管理。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益新28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卫计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6项分类应对措施,全链条发力推动建立健全短缺药治理长效机制,推动“一药难求”逐步缓解。

国家卫计委等9部门开出“处方” 让短缺药告别短缺

在28日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近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8个部门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将实施。通过建设好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国家希望解决好低价药、“救命药”、罕见药及儿童用药的供应问题。每省布局不少于15个监测哨点目前在每个省份都布局了不少于15个的监测点,综合药品供应保障综合平台、省级药品集中招采平台,通过行业学会协会,合

短缺药供应保障制度2020年建成

6月2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食药总局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到2020年,实现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和短缺监测预警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建立成熟稳定的短缺药品实时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体系,形成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意见》提出,到今年年底,要建立短缺药品信息收集和汇总分析机制,完善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清单管理制度,初步建成基于大

短缺药大监控 医院、药商数据全上交

自2017年8月起,在江苏全省建立短缺药品信息“每月零报告”制度,进一步压实短缺药品监测责任,提高监测工作精准度和监测工作效率。

药学部主任谈怎样解决短缺药

近年来,药品短缺问题时有发生,鱼精蛋白、地高辛等药品经常一药难求,不仅给患者带来不便,也给医疗界和医药行业带来了影响。北京市天坛医院药学部主任赵志刚基于多年的医院实际工作经验和短缺药研究经验,分享了他的成果和思考>>